12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中职德育研究会、市教育关工委中职分会、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德专委、市职教协会德工委主办,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承办的“现代工匠精神”2016年上海市中职学生主题教育论坛在徐汇区的COCO SPACE众创空间隆重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市教委职教处、团市委学校部、市中职校德育研究会等领导,全市约60所职业学校校长、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与了当天的论坛,在感悟分享、风采展示、点评交流中彼此启发,进一步挖掘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我校分管德育与招生就业工作的杨莲芸副校长、学生科沈双英科长、我校关工委王建老师以及学生代表一行10余人也应邀参加了当天的论坛,我校的优秀毕业生代表、航天“青年工匠”舒辉还上台做了题为《精雕细琢,成就精品》的交流发言。
整场论坛分为“匠心筑梦”、“独具匠心”、“工匠采韵”三部分,通过视频展播、优秀学子访谈的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当代职校学生、教师、优秀毕业生对于现代工匠精神的理解,也展现了这14所中职院校在弘扬现代工匠精神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次成果。论坛旨在引导职业院校学子育匠心、追匠梦、铸匠魂,也为全市职业学校交流学生培养经验、探索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搭建了平台与桥梁。
在“匠心筑梦”环节,论坛首先从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的微电影作品《听风少年》拉开帷幕,其男一号主演朱一鸣同学走上台用光影的艺术视角阐释了他心目中精益求精、百炼成钢的工匠精神。
紧接着,在重头戏的“独具匠心”环节,上海市交通学校柯鼎、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王谦成、上海市房地产学校才让龙布、上海市贸易学校陈孟利4名同学,以及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专业教师姚志峰与我校的优秀毕业生、航天八院149厂青年骨干技师舒辉一道,采用主题交流、互动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自己成长与成才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现代工匠精神”的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六名发言嘉宾中最后压轴上台的是我校优秀毕业生、航天“青年工匠”舒辉。舒辉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就读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求学期间,他勤奋学习专业知识、苦练专业技能,并于2013年先后荣获上海市“星光计划“大赛数车项目全能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学金、全国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车加工项目个人一等奖等殊荣。
也正因为他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学习成就,2013年毕业后,他优先被上海市航天八院149厂录用。母校和上海的职业教育塑造了他锐意进取、追求完美的意志品质,参加工作以后,在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之余,依旧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白天忙生产,晚上忙训练”,他花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积累实践操作经验,不仅能够熟练操作肖柏林、大连高速精密车床、DMG车削中心等各类型号数控机床,还先后考取数控操作高级证书、Pro/Engineer操作软件高级证等职业技能证书,逐步成长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数控加工骨干,并在一系列高水平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技师职称,成为八院最年轻的骨干技师,也成为脚踏实地、勤奋钻研、技术过关、作风过硬的青年榜样,当仁不让地成为长征六号火箭重大公关项目的不二人选。阀门产品是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止口特征的加工质量一直制约着产品的合格率,是制约型号任务的瓶颈。舒辉作为班组中青年技能骨干,也担负着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阀门产品攻关任务。接到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之后,他沉下心来,仔细研究产品关键特性,针对产品特点自行设计刀具,一次次摸索加工参数,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套特有的加工方法,完成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阀门、空间对接机构、空间导电滑环等一系列关重件、精密件的加工任务,解决了诸如阀门止口、薄壁易变形结构与难切削材料等一系列制约型号产品研制生产的技术瓶颈,使产品合格率由过去的60%提升至100%,大大加快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阀门产品的生产进度,解决了型号生产瓶颈,为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航天青年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现代工匠品质,铸就了自己人生的“大国工匠”梦,也因此他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金团徽奖”优秀团员、149厂优秀员工和149厂优秀青工等众多荣誉,也谱写了一名现代中职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大国、航天强国的青春与奉献之歌。
在最后的“工匠采韵”环节,来自上海14所职业学校的青年学生进行了特色专业工装展示,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梦想和对工匠精神的思考。上海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张伯安、全国劳模李斌、手工丝织地毯大师程美华以及上海市贸易学校校长姜晓敏作为嘉宾也进行了现场点评,阐释了他们对于“现代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对于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的想法和建议。
“工匠精神”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职业学校作为“工匠摇篮”,对优秀匠人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我校也将“工匠精神进校园”纳入未来学生德育要点,正在积极探索寻找培育匠人的有效途径。通过此次论坛,必将为我校未来培养更多类似舒辉这样的大国工匠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也必将激励我们为提升我国的制造水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