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下午,上海市朱玉萍工程造价名师培育工作室在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开展了工作室阶段工作专题汇报活动。上海市中职师资培训中心赵晓伟出席并作专家点评,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及所在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工作室阶段工作专题汇报活动由朱玉萍老师主持。
首先,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张巨浪校长代表工程造价名师培育工作室基地单位致欢迎词,他感谢市教委搭建了名师培育工作室这样一个促进中职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有效助推了学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后,张校长介绍了学校近阶段聚焦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各专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同时也请学员和所在学校的领导放心,学校作为基地单位一定会为工程造价名师培育工作室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个性+共性”打造工作室完整学习体系
工作室主持人朱玉萍老师介绍了工作室一个阶段以来的工作情况。她介绍了工作室学员情况、工作目标、工作思路、主要举措、活动安排、考核评价、预期成果及后续的思考。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工作室活动包括共性活动和个性活动两个方面。“个性+共性”既体现学科特点与特色,又充分利用协作组资源。其中个性活动主要以工作室活动为主,以学科为载体,以课程改革为主线,通过讲座、讲课、研讨和典型案例,解决课程教学(计量计价)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些困惑和有争议的项目,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育人的综合能力。而共性活动充分借助于协作组学习平台,包括有关课题、论文、课改理念、教学设计、微课、慕课建设等讲座学习活动来完成。
“共性+个性”形成了工程造价工作室完整学习体系,有效提升了工作室团队学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在导师汇报的基础上,工作室的五位学员也结合自己一个阶段以来参与工作室学习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进行了汇报。
“建议+期望”放大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
活动的第四部分,由学员所在学校领导对工作室下阶段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议。上海市房地产学校林校长在肯定工作室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工作室月报每月分享给学员所在学校,有利于学校了解并做好支持工作。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戴校长认为工程造价名师工作室已经达到三个目标,即工作室已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与加油站,是课程改革的实验室,真正成为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助推器。在此基础上,他也建议在后阶段立足课堂,每位学员开设公开课,进行校际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放大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的唐书记也希望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活动,在各校分享经验,进一步带动各校的教师提升和专业发展。
“目标+要求”实现工作室由专业高地向师资培养高地转化
师资培训中心赵晓伟老师充分肯定了工作室前一阶段的工作,也对学员们的阶段汇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他结合上海市师资培训与重点工作与大家进行了沟通,就名师培育工作室启动的背景、理念、形式、目标进行了介绍。他强调名师培育工作室要培养职教领域的优秀工作者,市教委也在进一步完善探索名师成长、名师脱颖而出、名师作用发挥的机制,同时市教委聚焦师资发展正在搭建阶梯化平台助推名师成长。最后,他进一步对每位学员提出了四个要求,要求学员们要有自信,有目标,有聚焦,有成果,也希望名师培育工作室这一学习共同体,做到教学相长,真正实现从专业高地转化为师资培养的高地。
名师培育工作室的培养目标是聚集课堂,聚集课程,聚集课改,培养一批率先垂范,掌握学科最前沿知识的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课程改革的引领者。我们相信,在市教委的推动下,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导师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名师培育工作室一定会成为未来名师的孵化地,为上海市的中职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