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班会课上,我们14信息贯通班开展了“反欺凌”主题班会,班会由黄伟庆同学和胡曼莉同学主持。
班会课开始,主持人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叫校园暴力它的表现、含义和危害。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对在校人员进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抢劫、强奸、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在校人员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主持人讲了案例如江西南昌市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事件, 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等等,这些事件让每个同学都感到愤怒。
班会课中大家一起讨论到:为何会出现校园暴力现象?暴力现象有哪些?你和同学产生摩擦冲突的时候常以什么方式解决?当你的利益受损时,你是接受同学的赔礼道歉呢还是设法打击报复?其中,陆同学说:“校园暴力有欺诈,抢劫,欺凌等,会出现这样的原因是自己太软弱,一开始一个欺负你,你不说然后欺负的人多了你就会逆来顺受”。邬同学说:“我会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打来打去、吵来吵去的有什么好的,如果被打的打伤了打的人也会被判刑。”
对此,主持人补充说到校园暴力现象背后还有家庭原因,教育原因,环境原因等,家庭原因和环境原因是校园暴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辈,祖辈都宠爱在一个人身上,正是这些过度的爱,使得很多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人人都要听自己的行为。如今网络很发达,孩子往往从电脑中了解到怎么“快速”处理问题,如单挑,群架等。使得孩子形成一种优越感,孩子进入校园后,就会一直用这个方法,其他的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就会主动或被动的去巴结他们。这样校园欺凌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停不下来。
所以当我们遇到校园暴力时,我们应当在遭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同学,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绝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治暴。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是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校内、外偏僻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不法分子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要增加法制意识,当冲突发生后,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遇到暴力问题时不要回避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胆小怕事,要勇敢面对校园的不良风气,因为懦弱往往会助长别人对你的攻击行为,要用正气、凛然和大义的态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身攻击的概率。让我们远离反欺凌,共创美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