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西南工程:《弟子规》传统美德教育进校园
    作者:西南工程校 徐汇团委、学生科
        本学期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西南工程学校徐汇校区开展了《弟子规》传统美德教育进校园活动。

走进课堂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天晨读开始,校园里都会听到教室里传来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的声音。学校把《弟子规》引进课堂,朗诵是背诵和理解的基础,通过诵读,让《弟子规》的精华渗透到思想中去,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诵读《弟子规》以来,学生们受到了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较系统地学习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使学生明理知礼,懂得何为荣,何为辱;懂得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得“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等道理。

在课堂上,老师胸有成竹,循循善诱;引经据典,分析说理。学生用古人教诲、名人轶事或现身说法,旁征博引,师生配合默契。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能被学生理解,老师在讲述时,理论与实际结合。如:读《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老师就给学生讲述古代舜孝敬父母的故事和闵子骞受到后母的虐待,仍坚持尽孝的故事等等。这样,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传说、故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所谓教学相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有了进一步提高。

班会分享

学校要求各班在每周一的班会课组织学习《弟子规》分享活动。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探讨,发表看法,同学们一起探讨、分享。一位学生提到,学习《弟子规》让他学会与周围的人(物)和谐友好相处“凡是人,皆须爱”。学会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老师同学,爱朋友……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由爱而生敬,由敬而生礼。通过各班学生的班级分享活动,不仅有利于《弟子规》的深入开展,而且对班级的良好班风建设有莫大的帮助。

《弟子规》传统美德进校园。老师和家长欣喜地看到,学生更懂事了、更感恩了,更懂礼貌了。“文明礼仪”正在校园每个角落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