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研讨会今天下午在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举行。今年,此项改革将逐步扩大到高职、应用本科和终身教育中去。
以往,职业教育领域的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其获取途径往往由学校教育负责学生的学历教育,资格证书教育负责学生的考证需求。2012年,上海市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改革,其核心要义在于对现有学校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实现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在课程层面的有机融合。
“双证融通”专业改革作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之一,4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最初10所学校10个专业点发展到今天的33所学校44个专业点,共培养2925名学生;试点班平均取证率91.6%,高出市平均26.6个百分点。在这项改革中,学生和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
据悉,此项改革成功完成“对接”走向“融通”改革预期,真正实现“标准融合”、“过程融合”、“评价融合”这三个“融合”,成功探索走向“融通”的路径与方法。尤为重要的是上海把这项改革放到了整个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大框架中,先从中职开始试点,同步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实施办法,出版了如《工作指南》、《典型案例》等研究成果,提供实践范例与解决策略,增强了示范性,扩大了辐射面,今年又逐步扩大到高职、应用本科和终身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