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一校一品
材料工程: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青春梦想
——我校举行“龙文化”校园展示日活动
    作者:材料工程



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展示我校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民族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建设成果,2016年5月11日下午,“民族文化培育与学生职业发展相融合实践探索”项目汇报交流暨校艺术节闭幕式演出、社团校际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办公室主任王占勇;上海市教委职教处正处级调研员戴小芙、副处长张福顺以及黄蕾老师;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红;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副主任周迎新,街道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沈金生,街道文化中心主任胡寅蛟;上海市中职德育研究会、上海市中职校班主任培训基地、部分兄弟学校和相关社会媒体的领导、嘉宾,学校关工委和家长代表以及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可谓盛况空前。

醒狮点睛 龙腾狮跃

五月的大地,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在校手拍鼓队同学一片欢腾的鼓声中,活动于中午13:35在中央篮球场正式拉开帷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项目的培育,重在传承,贵在坚持。在市特色示范校软技能建设中,我校以“团结和谐、坚韧奋进、开拓创新”这一龙腾精神引领的“腾飞”龙狮队、“手拍鼓队”等一系列民族特色表演队应运而生,成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的又一载体。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手拍鼓队46名成员的风采第一次展示在大家的面前,饱满的精神、整齐的动作获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13点45分,“醒狮点睛”活动正式开始,此次点睛活动由我学生处处长曹彦斌老师和荣获2014-2015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百优“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美德少年)”的陈逸雯同学主持,在礼仪的引导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及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副主任周迎新三位领导拿起朱砂笔,为祥龙瑞狮点睛。“一点眼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点天庭,吉星高照,鸿运当头;三点鼻子,和谐幸福,万家平安;四点口利,笑口常开,大吉大利;五点龙角,愿龙狮为我们带来健康,吉祥如意!”点睛后的龙狮活力四射,在阵阵鼓声中纷纷起舞。最后为我们带来长拳表演的是校武术队的同学们,他们刚刚在2016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中职组)武术比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在新编长拳的比赛套路中,他们入场动作迅速、安静整齐、精神饱满,动作干净整齐,口号嘹亮,成为了此次表演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孕育艺术魅力 展现青春活力

 在中央篮球场校特色表演队的演出结束后,领导和嘉宾们陆续来到学校“iDesign”工作室,参观了“iDesign”同学们现场制作的扎染、蜡染作品。作为成功申报市教委和中职德育研究会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项目培育”创建工作的五所学校之一,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装饰专业特色,又建立了“iDesign”专业社团,“iDesign”在学校社团中独树一帜,它以“我设计、我制作”为主题,集蜡染、扎染、木雕、核雕、T恤彩绘、扇面绘制、篆刻为一体,先后陆续开展了T恤彩绘、扇面作画、印章篆刻、书法、国画等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民族特色的展示活动,同学们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田林中学青花蜡染扎染创新实训室的室内设计,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到社会实践服务之中,让学生在“大国工匠”精神的鼓舞下,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充分享受创新成果。

成果汇报展蓝图 传统文化秀风采

14:10,随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青春梦想”总视频的播放,汇报演出正式在学校大礼堂拉开帷幕,视频播放结束后,我校民族舞社为在场的嘉宾们带来了喜庆的开场舞《海派秧歌》,随后学校校长金怡老师上台致欢迎辞。此次汇报演出分别以武术、快板、京剧小品等节目形式,向大家汇报了学校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民族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同时,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和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作为三校社团民族文化交流的兄弟学校,也带来了民乐演奏和歌曲演唱,为我们的汇报演出增添了色彩。最后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张福顺上台讲话,对我校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民族文化培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极大的鼓励与赞扬。整台汇报演出在我校“iDesign”专业社团同学们自制的扎染、蜡染创意服装秀中落下帷幕。

结   语

此次“龙文化”校园展示日活动通过主题图片展和中华民族文化才艺秀,展现材料学子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春风采;通过德育与“iDesign”专业社团结合,让民族文化融入学生专业发展,培养“大国工匠”意识;通过社团和学校“腾飞龙狮队”、“手拍鼓队”等民族特色表演队,弘扬龙腾文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校际民族文化交流,分享建设成果,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