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的开学典礼上,方校长为我们讲述了三个做人的道理,第一要“知恩报恩”,第二要“上善若水”这也是与人为善的基本,第三要“志存高远”。我们14会计3班的班主任陈老师带领同学们就这三点准备了系列主题班会活动。2月22日班会会上,我们组织了系列一“感恩”主题活动,重点是感恩父母。本次活动一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班主任老师为我们演讲了感恩父母的美文。开篇以“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呢?”美文发人深省,娓娓道来。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道理都浅显易懂,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些的时候,却常常少了一颗感恩的心。从出生到如今地长大成人,父母花去了他们多少的心血,操了多少的心。父母可谓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应该感激的人。老师最后问了我们,你们可曾知道你们父母的生日,在生日当天有送什么礼物给过你的父母吗?有些同学说给家长送了花,做了一顿饭,也有一些则默默地不说话,似乎觉得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第二环节,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些生活的小事例。在同学们正值青春期这样的年纪,叛逆也是常有的事。我们时常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而不耐烦或不愿与父母交谈。有时还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也总是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与父母直接顶撞!记得前一阵子,某校两名中学生离家出走了,没有跟父母打招呼。似乎要去看漫展,拿了父母的钱,父母十分着急,到处找孩子。我想作为孩子,应该深知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要万般珍惜,要看到父母对我们的好,学会感恩与担当,不应耍小孩子脾气。
第三环节,互动。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陪我们一起看花开花落、一起观看我们成长道路上沿途的风景、陪我们笑、陪我们哭,让我们做最真实的自我。
首先,老师分享给我们她小时候难忘的记忆。她每次寒暑假都在上海度过,记忆中每天都和哥哥一起去看电影,吃小吃,走在大街小巷,听到各种的小商贩叫卖的声音,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成长。长大之后无意中听到寒暑假中,自己买东西的钱都是父母十分辛苦得来的,心中就有了一份触动。感恩之心就此萌发。随后,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记忆中最感人、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些从生活中一些细碎中说起,在吃饭时,父母总会把腿肉夹在我们碗里,吃鱼总是给我们吃鱼肚子这一部分的肉,那里鱼骨头较少。同学们说的最多的也就是生病的时候家长的各种奔波,有些看到孩子生病十分难受,都心痛地哭了,孩子也为之触动。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应该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父母要的并不多,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面条,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今天是元宵佳节,和家人一起围坐着吃着香甜软糯的汤圆,对父母说一句:“元宵节快乐!”这也是感恩之行的一部分,往后我们更要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践行感恩之行,去关心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