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和14日的班会课,我们14网络班连续两次来到青浦博物馆,解读青浦历史文化,开展了“深入了解青浦历史文化”的一班一品活动。本次活动的讲解员来自我们班的青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方陆彬同学。
走进古文化观
古文化馆向我们展示了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时期的藏品文物,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当同学们听到方陆彬同学的讲解之后都非常吃惊,有些同学还说为生活在青浦而骄傲!古文化观不可错过的展品是两只6000年前的猪型陶瓷艺术品,这两只出土于崧泽文化遗址的陶瓷品,其形状已与现代的猪模样相差不大,憨态可掬。
走进水文化观
水文化馆则是展示了江南水乡的人文特色文化。在水文化馆李还摆放着几个塑像,体现了古代青浦人民的生活,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走着走着出现了一排电话机,拿起电话,里面出现了一个女声,每个电话都会讲一个故事,展示了一幅上海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长卷。展出与水乡人文、桥梁、风俗、市镇经济等有关的文物400多件,透析出申城独特的水乡文化魅力。
我们在蜡像和雕塑品前回顾着祖先的足迹,我们也驻足在古老的鼎前,轻触它的轮廓,倾听它属于历史的回音。我们也走过石桥,似乎穿越一般回到老上海,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小酒坊里坐坐,亦或者接起电话,去了解上海的发展。
最让同学们留恋的或许就是姓氏墙了吧!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在姓氏墙上寻找,翻开自己姓氏的方块,仔细阅读自己姓氏背后那鲜为人知的故事。有的同学甚至拿起手机在墙前拍照留念。在分享中大家也谈到了各自的姓氏来源,看来是印象深刻哦!当然大家分享的最多的是“百年世博的预言家”陆士谔,大家都为之感到敬佩和自豪。我们所看到、听到、学到,或许比这个博物馆要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