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案例共享
大众工业:台湾教育之我见
台湾培训纪实(三)
    作者:大众工业


此次台湾之行,留给我的另一深刻印象就是台湾职业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都非常精良齐全,学校配套实习工位充足,能满足教学及实训的需求。

这次参访期间我们去了松山工农(它是一所位于台北市内的高职学校),它有一个农业专业学科,只有一个班级(全台湾有农业专业学科的学校只有两所),在台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它独有3公顷的农业实习基地!注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计算机配备充足,并建成网络化,也是台湾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

同时学校也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技职学校优先聘用具有实务经验及持有乙级以上技术士证照者担任专业实习科目教师,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则送到企业界进行实践学习。台湾教育法律规定:高职(中专)和科技大学的老师,每满六年必须到业界实习,学成回校,能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当今产业界发展速度飞快,如果连老师都不知道外面世界的东西,又怎么能驾驭课堂上的教学?

另外,台湾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还参加国际的技能大赛,多次取得一、二、三名的好成绩。以赛促练,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台湾还把学生取得各项技能比赛证书的多少作为评估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

台湾职业证照分三级,即丙级、乙级、甲级。它是通过职业证照鉴定考试取得的,对学生的升学、就业或就业后的续薪、升迁都会有所帮助。从1996年起,拥有职业证照的在职人员入学考试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对于高职和技术大学的学生,学校有要求在校期间必须考出所在专业对应的证照。高职生考出丙级证照,技术大学生考出乙级证照,方能取得毕业证书。对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等级证照。

此外,台湾中职校的建教合作(校企合作)是指工业界与学校之间合作也非常的多样化。其目的在于培养企业界所需技术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建教合作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职业准备,学生在学校接受必需的学科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训练岗位接受就业所需的技能训练。依据实施方式的不同,台湾建教合作分为轮调式、阶梯式、实习式和专案式等模式,现主要推行轮调式建教合作教育。

a)轮调式建教合作:就学三年内,原则为三个月在校,三个月在职场实习,交替进行学校与职场的轮调,为最具规模的办理方式。

b)阶梯式建教合作:一、二年级在学校接受基础教育,三年级前往职场接受专业技术训练学习。

c)实习式建教合作:一年级以寒暑假期间办理为原则,二年级除寒暑假之外,学期中实施以不超过五周,三年级则不超过十二周为原则。由学期中安排学生到企业机构实施校外实习,让学生熟练各种生产机具的操作及就业技能。

d)专案式建教合作:有别于轮调式、阶梯式、实习式这三种型态,学校为有效推动建教合作业务,得依实施办法及配合学校需要,另行规划项目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同意办理的建教合作方案。

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台湾职业教育有一些可取的做法,无疑对职业教育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同时我也感觉到,台湾的教育经验不可生搬硬套,海峡两岸制度和社会问题有很多差异性,台湾技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并不能完全解决大陆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还应依据国情、省情、域情、行业的需求办出具有自己特色职业教育,教育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职业教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