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材料工程:网络资源要利用,网络文明要谨记
——记我校“国旗下讲话”活动
    作者:材料工程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同学的思想和心理都随着网络的影响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或许,你最好的朋友不是你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而是互联网上未曾过见面的网友。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20151130日,校办副主任萧央老师,发表了主题为《互联网在21世纪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的国旗下讲话。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我们的教育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最常用的工具正在逐渐从课堂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教室里多媒体设备、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全新教学手段的出现,使得传统教学观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不断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现在,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我们的同学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教学知识不在仅限于教师讲、学生听。你的手机、pad也可以成为你的学习工具。

互联网正在不断加速颠覆传统行业。媒体、图书、购物、金融、教育……从轻量级到重量级的一个个传统行业,一步步地被互联网改变着,重构着。同学不应该只会使用互联网上网聊天、购物、游戏,而是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学习。互联网+学习,创造了如今十分红火的移动学习,但它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上网查找资料。在互联网上,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的场地、资源等都不受到限制。在网络的天地间,同学们对于研究对象可以轻松地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观察,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调查问卷对相识与陌生的人群作大规模的调研,甚至可以进行虚拟的科学实验。

同学们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家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帮助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当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学生才能真正确立主体地位,摆脱学习的被动感,自主学习才能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马云这个名字不止千百遍的被人们提到,除此以外,还有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百度CEO李彦宏,他们正是抓住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使自己的名字变得耳熟能详,同时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当互联网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你有没有思考过?不要等互联网来被动的改变你自己的生活,而是主动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去迎接互联网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截至2014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的规模达到了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互联网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互联网一出现,便注定与你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使得大家和世界息息相通,整个世界不过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你们的面前,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眼界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分化的冲击,影响人格的发展。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为你们提供了万花筒般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既能够成为你们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也会使你们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同学们,让我们在互联网的自由空间中主动学习,让我们上网前先调整好心态,不要让网络绑住手脚,让我们在信息化的时代里健康的成长!把握住自己就是把握住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