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我们18026中本贯通班在张老师、陆老师和薛老师的带领下,顶着绵绵细雨,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第二工业大学的班车。从徐汇区喜泰支路的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到浦东金海路的二工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大学生活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下车后,二工大中本贯通项目的负责人李宁老师的陪同下,我们开始了大学一日游。首先,我们来到了图书馆。随着图书馆老师的细致讲解,我们了解了二工大设立了中文图书阅览室、重点文献阅览室、外文书库、外借书库、文科阅览室等八大阅览室。图书馆中藏书之多、范围之广不禁让我们瞠目结舌,还有各类最新的期刊、杂志让我们大开眼界;电子书库中丰富的书籍、文献也让阅读更加便捷、有效。看着图书馆的同学们静悄悄学习的情景,我们意识到尽管大学更加自由了,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懈怠,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大学四年里能在这样的书海里傲游,也是人生的一件乐事。我们对于未来二工大的学习又多了份期待。
紧接着,在负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大车间。这里的车间陈放的都是大型设备。随着负责人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磨床、铣床等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了材料的特性,感受了前沿的技术研究。我们尤对从德国进口的钳工台印象深刻。由于德国人比我们高,所以钳工台放到最低也会比我们高。但德国制造胜在精度高。一套钳工台价值百万左右。大车间的设备还可以申请使用,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进行自己的科研项目,参加外面的比赛,如三小项目、科创比赛等。
下午,我们听了相关老师对于量具、3D打印、工业流水线的讲解。我们尤其对于李宁老师讲解的工业流水线印象深刻,她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由某企业捐赠的基本结构,对于两个机器的性能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另外一个车间里
我们看到了真实工业流水线,通过气压探测头把工件从未加工移到加工台再移入数字化仓库。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不再显现,工厂对于机器的需求更迫切。老师还提到机器的寿命约是十年,到第三、第四年因没有人力成本而逐渐开始盈利,对于企业机器代替人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老师丝丝入扣的讲解更让我们对于未来所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在小礼堂迎来了工学部的主任和副主任。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关于我们现今的学习提了期望和要求。二工大老师对于我们的鼓励更让我们对于未来的目标更坚定了。李宁老师还为我们请来了大四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为我们讲解学校的课程和学习安排。最后张骜老师也为我们做了总结,他指出我们相对于一般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技能,一定要把握好现在的实训。
在二工大一天的参观和学习在依依不舍中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对于如今的学习更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大学生活多了份兴奋和期待。我们一定要抓紧在工技校的时间,努力锻炼专业技能,扎实文化基础课,加强自我修养,为成为对于社会有用的人才做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