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为魂树上海师风 一片丹心育高原桃李
——记把爱留在雪域高原的人
西南工程闵行区支教临时党小组
缺氧不缺斗志
在云南的西南角,有一个群山连绵、峰峦叠翠、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地方,这里被称为“人间仙境”、“日月之城”——香格里拉。
在美丽的雪域高原,活跃着一批这样的党员,他们满怀着对藏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扎根香格里拉;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最美的格桑花;他们参与教研教学,融入当地,用行动阐释了自己的追求与信仰。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来自闵行教育系统的5名援滇党员老师。
如今半年过去了他们到底如何?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第三中学。
云南香格里拉县突出的特点就是“四高”,即“高海拔、高缺氧、高原恶劣气候、高生活成本”。即使在高原已经三个多月了,支教党员老师们依旧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一是高原反应强烈。香格里拉平均海拔3600米,山大沟深、氧气稀,当地藏民除了种植青稞、山芋等高原庄稼外,就只能养殖些牦牛了,许多生活资料都是靠外运来,所以香格里拉的生活成本是很高的……
特别是到了冬季,香格里拉的持续低温零下15-18度,氧气更加稀少。闵行支教组的5名党员同志先后不同程度的出现头昏、头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失眠等高原反应,加之不适应藏区饮食,五名同志先是上火严重,早上起床有出鼻血、痰血现象。随后12月份5位同志又不同程度感冒发烧……交大二附中党员老师尹群和金汇实验的党员李艳秋血压一直高而不下,先后出现耳鸣,呕吐,住院治疗。为了抵抗高原反应,保持白天的工作精力,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党员李全忠老师每天必须吃安眠药以保证睡眠3个小时。谈到高原生病,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的佘瑞龙老师感受颇深,他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自己12月底感冒发烧的日子,在高原感冒发烧是大病啊,经常会使人体器官衰竭,这一次多亏其他几位党员和当地老师的照顾……
由于夜自修受凉,闵行中学的夏建军老师也在12月底感冒发烧40度,一度昏睡了2天……
二是气候异常恶劣。冬季的香格里拉寒风呼啸,刚出门,人就打寒颤,穿了2件毛衣也明显感觉冰凉,风吹在脸上似刀割,水也刺骨。到了晚间就降至零下15度左右,尤其是在室内,引用闵行中学夏建军老师的话,半夜经常被冻醒,醒后就再难入睡,因此夜间必须使用电褥子。
三是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五名党员同志到达香格里拉第三中学后,一方面他们需要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深入调研逐步熟悉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抓紧进入角色,参加学校的教学教研。秉承香格里拉县教育局达局长的要求,闵行支教老师不仅要服务香格里拉第三中学,而且要充分发挥闵行支教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并且把这一作用辐射到整个香格里拉县的教育中。
笔者在香三中采访时发现,我们支教党员老师不仅要忍受高寒、高缺氧、高负荷等高原反应,而且还要超负荷工作。特别是藏区寄宿制学校的早自修,那真叫披星戴月。冬天,香格里拉天亮一般是早上7:40。老师们有早自修的6:00就得出门,这时的香格里拉还星月在天,冰天雪地……尽管如此,他们没有一丝的怨言,闵行支教临时党小组本着“缺氧不缺斗志”的信念,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是一名党员,是我们上海教师的一面旗帜。采访中我们问了二次支教的夏建军老师,他笑嘻嘻的告诉我们“支教本来就是来吃苦的啊,这是对教师生涯的历练,我无怨无悔,更何况我们背后有组织的强大支撑……”。他笑的是那么的坦然,那么的灿烂!
倾情高原无悔
为高原的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让他们知道了原来生命中还可以有更多的梦想和精彩。短短半年,闵行区支教临时党小组和当地的师生彼此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春节回上海,临别前的一天,虽然每个人仍旧按部就班地工作着,可心里却依依不舍。
“老师,这是我亲自穿的念珠,给你带上吧。”
“老师,你们走了以后我就把你们送的花当成你们,好好照顾它们。”
“老师,带我向上海的好心人张萍、刘婷阿姨等道声谢,谢谢他们的御寒衣物。” ……
支教组党员李艳秋老师说:“作为老师党员,我这次支教很受震撼。我们每天都被香格里拉孩子的质朴、好学感动着。支教藏区高原,我无怨无悔……”
采访中,我们碰到了香格里拉第三中学的党支部副书记兼校长熊绍锋,他告诉我们,半年来,我们上海闵行的支教党员老师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工作, 在香三中引领、辐射、孵化……首先他们认真走访对接了一批青年教师,从教育教学上“一对一帮扶”。其次是他们及时了解校情学情。参与香三中的教学教研。我们闵行区支教组5名党员教师全程参与了香三中“还原教学本色,追寻有效课堂”的教学教研。随堂听课,及时反馈,当场指导……在支教临时党小组的引领、辐射下,香格里拉第三中学的教学改革的气氛越来越浓,广大教师和各部门领导都在积极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使教学更适应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如何做到教法适合农村学生,突破自我?
师生们都在积极探索……
第三是开展藏民贫困生家庭调研,积极给予资助。2012年8月到12月,闵行支教临时党小组5名党员教师,先后翻越纳帕海、尼西乡、上江乡、金江镇、香格里拉开发区、虎跳峡镇、香格里拉大峡谷等,历程近600多公里,随访20多名山区贫困学生家庭……
上海老师的敬业、精业,可以说让香格里拉当地的老师也由衷敬佩;熊校长说,用“敬业为魂树上海师风,一片丹心育高原桃李”来概括我们的上海老师最恰当不过了。
上海党员老师的漫漫家访路,拳拳育人心,也让当地藏民感动,他们手捧洁白的哈达、香浓的酥油茶,感谢上海老师的关怀……
采访中我们询问了一些师生,他们眼中的上海老师似乎更柔和。
温暖如风的党员老师尹群。作为领队和初二数学老师,身兼两职的他总是很忙碌,一会儿在班级里和学生们交谈,一会儿在办公室里和老师总结教研,一会儿又踏进了图书馆进行调研。每个人都看得见他的辛苦,可他自己却仿佛一点也不知道,脸上永远带着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领队,他细腻贴心,会更多的关注支教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用他特有的“温柔”带给大家关怀。作为数学老师的他,更是大受学生们的欢迎。无论是课间还是放学后,无论在班级里还是操场上,尹老师身边总被一群学生簇拥着。他总是分享着孩子们成长中的每一份酸甜苦辣。
慈爱如母的党员老师李艳秋。这就是师生眼中的李艳秋——微笑的时候,会有浅浅的酒窝,眼睛也会弯成柔和的弧度,长长的眼睫毛在脸上投下温柔的阴影,如五月的春风,带着暖暖的气息,吹走所有学生的悲伤和沮丧,吹动所有的封闭和坚冰,吹开一个温暖绵长永不结束的灿烂春天……由于每次讲座李老师都来不及吃饭,回家后只能吃些简单的食物当晚饭。学生们知道后,悄悄将一些零食放在她的办公室。藏族学生这一单纯而朴实的举动,让李老师非常感动:“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争取第二年的支教。”
坚韧如竹的党员老师夏建军。“我是山里走出的孩子,我要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我第二次支教又来到了雪域山区。”夏建军老师说。在香格里拉第三中学工作,当我们看到他时,他嘴唇裂口,鼻子出血……他被严重的高原反应弄得痛苦难言。更大的困难是,学生们基础差,考试平均分仅三四十分。怎么办?到校后的第二天,夏老师就进教室听课,掌握老师们的教学情况,随后他和管理团队一起研究,大胆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带着教师备课、设计教案和习题。特别是每个早自修他都站在班级门口,用笑容迎接学生。每个夜自修,他又会微笑着送走学生,总是自己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看着他,仿佛看见了青青翠竹,中空,坚韧,宁折不弯,承担着泥土的重量,却最终破土而出,以不可抑制的速度成长,直到再次撑起一片天空。
爱心如海的党员李全忠。李老师不会忘记,临行前,妻子的不舍让他有了离别的伤感,但是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要把这份浓浓的亲情化为工作的动力,躬身藏区教育,为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在香格里拉教书的意义,可以将教育和知识的作用放大得更明显。一个孩子有了知识,可以带动一个家、一个村。他们不接受教育,未来可能就是放牛娃。而接受了教育,他们的未来就会拥有很多可能性。” “特别是当地教师,他们无怨无悔付出了十几年甚至一辈子,赞誉首先应该属于他们,他们是我们所有教师的骄傲。”李全忠老师沉重的说。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返回学校读书,如今李全忠老师还积极从博客上“募来”朋友的支持,用爱心温暖着香格里拉孩子的心。
灿烂如光的年轻党员佘瑞龙老师。“他上课方法独特,始终微笑着,总是以任务形式让我们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很喜欢……”这是他九年级1班学生七林卓玛的评价。一进佘老师的办公室,办公桌上面总是密密麻麻堆满了课堂教学法研究和数据管理表格。打开的笔记本里满是各种教学的评估表和总结。他正在把上海的参与式教学、小组教学、任务等教学法植入香三中,因为香格里拉的老师和学生太累了,都还是在最传统的“升学”指挥棒下苦战;他还有个想法就是要把自己在上海的数据管理一套理念融入香三中的教育教学中…… 谈起自己的支教,佘老师会心的笑了,白净的脸上有着健康的红润,自然潇洒,无拘无束。一如万里云端之上的太阳,光芒万丈,刺破阴霾,引导着孩子们穿越束缚自我的桎梏,挣脱羞涩拘谨的枷锁,让孩子们放出原本被深埋的光辉……“人生就是有限的时间看谁走的更远。我就是在实现自己人生距离要走更远的……”他始终微笑着说。
每一位支教党员老师都在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每一位支教党员老师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每一位支教老师都有着深入骨髓的体验。
让我们祝福他们,祝福这群虽然普通但感人至深的人们,祝福他们所信仰并为之奋斗的事业。
颗颗红心凝聚
闵行支教团的5名队员,都是中共党员,为了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在第一次党小组大会上,大家就确定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区支教,一定得“颗颗红心凝聚,团结与协作,内强制度,外树形象”。
支教工作已经整整半年了。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支教队员们在闵行区教育局党委以及各受援学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始终团结一致,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使支教工作高效、突显。
每个支教者背后都有一个党组织的强大支撑……
大家不会忘记上海市沈晓明副市长的嘱托“融入当地,主动向当地老师、学生学习,主动融入当地生活,无悔支教;
不会忘记当初的誓言“参与当地教育教学,以行动阐释自己的追求与信仰;
不会忘记他们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自的学校,闵行教师的形象;
不会忘记第一次党小组会议上李艳秋老师的那句“融为一体,和睦相处。突显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引领”;
不会忘记迪庆州州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施云飞的那句“朵朵花儿执着朝阳,颗颗红心凝聚向党……”
不会忘记他们各自学校校长的嘱托:一定要克服困难,安心工作,发挥作用;
不会忘记离开了学校才知道大家对自己的关怀,这份情谊很浓厚;
不会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感人心者,可先乎情。”的内涵;
不会忘记一盒月饼的深情,一个电话的牵挂,一个短信的感恩……
在这样的浓厚的情谊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大家只会颗颗红心凝聚,用无声的行动,努力工作来回报……
牵挂是一种幸福
又是月圆时候,藏区香格里拉的月格外的圆、格外的亮,夜格外寒冷,也格外凄美……
每当此时,支教党员老师们总是想起一句话“牵挂是一种幸福”。每当此时他们总有些淡淡的想家。想家的时候,是一个人感到最孤寂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总是梦里听到妻儿的牵挂,总是耳边响起老屋边老母的叮咛……想家的时候,总是心静如水,思绪能随着月光流到很远的地方,便是那遥远的故园。那如潮的思绪能漫过故园的每一寸土地,漫过故园的一草一木……
在满天星星的夜晚,他们5人总是习惯静静的徘徊于香格里拉第三中学的操场与那如水的月影相伴。想家至极就让思想伴着笔迹爬满纸,汇成《梦想》、汇成《执著》、汇成《路》、汇成《我在香格里拉等着你》、汇成《信仰》……
12月的香格里拉,早已是零下18度了,高寒、高缺氧、狂风怒吼……可是就是这样恶劣的气候里,笔者却看见一株小小的藏柳,竟然在寒风里尽情的摇摆,而且柳叶枯黄但就是一直不凋零……藏民告诉我,她是生长于海拔4500米高原的藏柳。与内地柳树身姿婀娜、亭亭玉立的形象迥然不同。在藏民心中她不仅是棵小小的柳树,而是公主的化身。据说,这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从长安带来树种,所以又叫“唐柳”、“公主柳”。移居雪域高原的柳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风霜雪雨的考验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繁衍生息至今,遍布高原……
听藏柳的故事,笔者情不自禁,拿起手中的笔写了下面的文字。
“……你历经隆冬严寒
把根深深的植根在
刺骨的冰水里
却在寒风中昂头吐绿
在冰雪里展示身姿
你昂首挺立
你迎风高唱
……
宣告着严冬即将离去
……
到来的将是暖暖春日”
月夜之时,笔者感动于小小的藏柳,更多的是感动于闵行支教党员老师们的坚强,对梦想的执著。
笔者突然觉得其实扎根高原的藏柳就是我们的支教者,我们的支教者就是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