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班主任家园 > 经验交汇
城市科技:两种教学风格PK
2012/2/23
两种教学风格PK

城市科技学校综合部班主任景刘丽

     新学期有幸担任朱蓉佳(新任班主任)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在这半年的合作过程中,我高举“严格、纪律、要求”的教学风格,而她倡导“宽松、平等、沟通”的教学风格。两种风格截然不同,那究竟孰优孰劣,现作如下分析。

一、严师有情,严之有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许多学生在家是“宠坏”的小太阳,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会表现出以我为中心,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于是我们老师就对他们不停地让步,可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让步。如果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的话,那就要对他们真的严格。我国自古有“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等师训,因此我班主任途中一直秉承从严治教的传统方式,但在行使“严”的权利时做到“严师有情,严之有道”。教师的“严”需要讲艺术,,不是简单的“堵”,更多的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及严格背后的意义,这样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从而产生改变的内在动力,以便更好地成长。

开学初一次眼保健操的时候,我刚从隔壁班下课回来发现二名男生不在教室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后就随随便便做了,一点也不规范,甚至还睁着眼睛做,于是我就来到两位学生边请他们认真观看其他同学做,课后休息我没有让二位学生出去活动,而是把他们留在教室继续做,并严格要求每个动作都一一到位,我就陪在他们旁边监督,之后的班会上我向全班学生强调了做好眼保健操的重要性。经过这次事情之后,学生们做眼保健操的态度大有改观。对学生严厉并非天天教训学生,而是管理到位,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提出一定的要求,且一定要说到做到,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习惯自然。

二、“严”要以爱为底色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学生犯了错,老师肯定要站出来有效制止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以减少出错的几率。但老师的“严”要立足于“爱”的基础,以爱为底色,处理问题过程中不仅仅关注事件本身,更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关注所造成的后果,更关注导致结果产生的学生心理背景,及时与学生沟通,多了解,多引导,“严爱并济”才能够使教师的角色被学生接受,从感情上信任老师,尊敬老师,那自然“亲其师,信其道”。

一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发现几名男生聚结在一起玩牌,他们未发现我被我逮了个正着,牌被没收在所难免,我还通知了几位家长。中午几位家长来到办公室后,我详细地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并说明学校是严禁打牌,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如果再发现类似情况,要给予违纪的处分。几位家长听后当即表示理解,并许诺下不为例。此后,几位男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确实大有进步。

我认为学生犯一次错可以原谅,但一定要严加教导,甚至予以一定的惩罚,否则就会屡教不改。这原因在于,如果老师只是单单口头警告,不请家长到校,便会令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我这时选择包容学生的错误,用大爱来挽救那些处于边缘状况的学生,那只能助长学生的不良习气,从而影响其今后的成长。唯有严格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才能从根本上制止违纪事件的发生,也避免使其误入歧途。

三、爱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一种力量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向心力”,也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够自信快乐地成长,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当学生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时候,朱老师以一种大朋友身份走近他们,帮助他们找到优势,重拾信心,这是多么好的心理动力和情感基础。朱老师还认为一定要把学生视为主人,一旦学生有了归属感就会对自己有所要求,不会去做有损班集体形象的事,对于个别人的不良行为他们也会主动制止。作为老师,唯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敬和爱护学生,教育才有实效。面对一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多给一点关注,让他们能够“闪光”,从而使之激发自尊,努力地达到其应有的能力水准,感受到希望,快乐成长。
    班级宽松管理不是对学生没有要求,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对于这些学生,最重要的是爱和尊重的需要。没有满足这些需要,学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水平成长目标。也就是说,教师真诚的尊重与艺术的爱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力量。

两种风格,共同点就是师爱,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就很难持之以恒地去爱作为别人孩子的学生。如果两种风格一定要区别的话,那一种是慈母之爱,另一种是严父之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好地做到慈母与严父的有机结合,那么教育才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