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班主任家园 > 经验交汇
上船技校:续写雷锋的故事,点亮真情火烛
2012/3/13
续写雷锋的故事,点亮真情火烛

上船技校 吴小毛

     2012年2月12日下午,我校学生科商中运老师在校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新学年第一次班主任会议。会上,团总支副书记王玮老师向各位班主任老师传达了上级公司关于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指示精神,要求每一位老师在班级做好雷锋故事的宣传工作、学习雷锋精神。随后,在校内校外便掀起了“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

     雷锋,一个影响了几代人的名字,在他的精神感召下,雷锋式的人物层出不穷,他的精神引导着人类文明向新的高度不断迈进。

学习雷锋事迹,解读雷锋精神

     在50年前,有一个人,在他风华正茂之时就向社会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后人总是会年复一年地将他的名字缅怀在春天里!如今,有一种精神,任是在岁月的无情冲蚀下却越发光芒!他就是雷锋,一个以他名字而命名的“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神州大地上广为传诵,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雷锋精神已是一枚道德标杆,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精神导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精神,沐浴着雷锋精神的阳光,健康成长,学校各班主任老师利用活动课和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雷锋事迹,观看影视教育片,阅读雷锋日记,编排“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节目,充分将专业 “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方法迁移利用,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思想解读雷锋精神。

     学习中的1113班杨炳逸同学突然走上讲台对大家说道,打我上小学的时候听老师的话,和雷锋“交上了好朋友”,“学习雷锋好榜样”,但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喊口号,要助人为乐、做好事,都还只停留在口头上,不会主动、习惯地做好事,但今天通过影像资料和吴老师的讲解,我深刻体会到雷锋在那个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的时代,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甚至忘我牺牲的乐观、奉献精神,那样的精神境界是无人能及的。现在我心跳很快、很激动,我想这应该是雷锋精神在我内心跳跃。随后他就联想到自己看到的与学校紧紧毗邻、老师上下班比经过的陈邵路脏乱情况,向大家提议放学后去清扫,让教育我们成长的老师在上下班的路上都有个“干净”的心情。他提议一出,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续写雷锋故事,常怀感恩之心

     在了解雷锋事迹和道德教育之后,各个班级纷纷策划集体学雷锋活动,将这种精神感召力量化作实际行动,演绎一个个生动的“活雷锋”故事。

     2月16日中午,一阵阵“报告”声打破了午后的办公室的片刻宁静,一群活泼的男女同学手持抹布、扫帚和畚箕,很快就各自分工明确地活跃在办公室,成了办公室中最忙碌的工作者。当我问其何故时,原来他们都是“雷锋”指派来的啊。

     2月17日下午班会课结束后,1113班的同学在团支书庄巨巧的带领下,彻底地将直通学校大门的公路给清扫了一番。他们的工具不够,他们就向路旁的居民家借;他们在打扫中不惧脏,弯下腰将死角的垃圾拽了出来;当行人过境,对他们投向惊诧的眼光时,他们只是付诸微笑。在那个下午,马路上那些穿着一致、胸佩团徽的小伙子,为行人来往不断的足迹下,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事后,有同学说道,陈邵路是老师上下班和同学们放学回家后的必经之道,为了让老师上班的路上开心、下班时顺心,为了让同学们走在整洁的马上了,也为了增强周边的环卫意识,这不失为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2月18日,还有一些学生利用自己的休息日时间,自己购自礼品,前往曹路颐高敬老院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与他们一起说唱,表演节目、设计板报、嘘寒问暖。他们就把这里的长辈当作是自己远在家乡的爷爷奶奶。1103班班长肖会想事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或许我还不够成熟,但我的心在爷爷奶奶的见证下逐渐成长,我爱我的家人,我爱你们。

雷锋故事不在你刻意去做某些引人关注的事上,有时候,顺应思想、随心而发做的一些小事也是对雷锋叔叔的好回报。22日,笔者在看班级学生周记时,有个学生这样写到:“今天在外面,我捡到了我学校一个学生的校牌,我估计那个丢校牌的同学很着急,我就把它交给宿管处的教官了。”这是去年9月份从广东里就读的一位同学,平时很少与人交谈,但他善良的品质与正直的人格在这些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完全流露了出来……

雷锋不应只在学生群体中被关注

     一位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却赢得了亿万人民崇高、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50年来,雷锋也从来不曾远去,更没有消失,他的名字与精神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越发重要并显现出紧迫性,每年都在宣扬“向雷锋同志学习”,但我们也见过或听过不少有关“好心没好报”、“雷锋助人不被领情”,发出“雷锋的生命还能继续?”的疑问。但我们也从电视、网络传媒等看过不少动人的故事,“最美妈妈”吴菊萍挺身接住坠楼女童,“最美女孩”在风雨中为乞丐撑起雨伞,“最美女孩”刁娜用自己的一条腿换回一条命,这些“最美”还可以更多。

     在学校,我们把雷锋的精神财富给了学生的同时,老师们也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技校的老师,他们身上承担了很大的教书育人责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号当之无愧,所以,老师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用雷锋的精神塑造自己的魅力去感化学生,相信若干年后,持久的雷锋精神仍然在中国大地上闪现光彩,在那个时候,勤俭节约、省下每分钱资助贫困学子的,不只是天津骑车老人白方礼;临危不惧,敢于伸手接住坠落孩子的,也不只是“最美妈妈”吴菊萍;老人倒地后,会有更多的援助之手伸出。在那个时候,不会有父母、老师 “别人倒地与你无关”、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冷漠教育,社会会更温馨。

     历史在发展,雷锋的事迹还会继续被传诵,雷锋的故事还会持续被续写,雷锋精神仍然是一个不灭的火把,烛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