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社团之窗
材料工程:职校与中学社团对接  示范辐射校园文化
2014/5/20
职校与中学社团对接  示范辐射校园文化

——记校环保社与徐教院附中垃圾处理工作室活动对接

      2014年5月6日我校环保社带教老师章晓兰博士应徐教院附中校长邀请,为该校学生垃圾处理工作室社团指导工作。以往认为,职业学校主要培养职业人才,而中学进行基础教育,职教和普教实施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职教和普教开展学生成长教育这块应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社会培养健康合格人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环保社和徐教院附中垃圾处理工作室的社团活动宗旨都是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践行环保理念。环保近几年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在空气、水质、土壤等日益受到污染、破坏的今天,垃圾无公害处理、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理念也是响应国家层面的号召,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推动大气、水、土壤治理三大行动计划。三项行动计划是国务院确立的本届政府环境保护三项重点工作,预计国家将投入超十万亿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清洁水行动计划》、《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正在编制过程并有望年内出台。基于此,学校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的大环境概念。

提升示范校校园文化内涵  打造环保健康材料学子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于2013年7月被上海市教委批准立项为第一批上海市改革发展特色示范校建设学校。我校示范校共有四大项目,其中,项目三(基于综合素养的学生软技能提升)是针对学生德育成长及校园文化范畴。为了推动项目三的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学生处、德育教研室、班主任工作室及相关教师从各个层次打造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以材料为特色,环境监测与治理为重点专业特点,在反复斟酌讨论后确定:打造环保健康材料学子,引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目标。在团委牵头,环境治理专业教师引导下,成立环保社。环保社的主旨是引导学生爱护环境,环保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崇变废为宝,无公害处理垃圾等。旨在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让环保理念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得到熏习,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

      为了使环保社团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凸显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我校章晓兰博士利用自己在科研方面的特长,根据我校环境治理专业的职业取向(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检测、治污处理),为学生量身定做了以“环保酵素”为主体的系列社团活动。环保酵素是利用厨房、蔬果卖场剩余的蔬果皮发酵制成,可以把日常产生的大量湿垃圾变废为宝。环保酵素制作成本低、制作方法简单,学生可以轻易上手。环保酵素不仅可用于治理污水、改善土壤,还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减少对洗洁精、洗衣粉、洗发精等化工产品的依赖,减少排污,清洁下水道,是一项廉价、易得的环保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制作环保酵素、体验环保酵素的治污能力,学生的环保理念逐步得到强化。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 促进职校和中学对接

      无独有偶,徐教院附中为了培养学生践行环保理念,身体力行宣传环保,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成立垃圾处理工作室。垃圾处理工作室由于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处于半停滞状态。该校校长得知我校章老师近几年一直致力于环保酵素的研究、推广,并且也带领学校社团在制作环保酵素,就邀请章老师前去指导社团工作。活动现场章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制作环保酵素,并通过互动为学生解决了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最后,章老师亲自演示了环保酵素在治理污水、改善土壤方面的功效,令在场师生惊叹,激发大家下一步要大量地制作环保酵素。

      通过此次两校师生的互动,不仅让职校和普教的学生社团建立了一条联系纽带,加强了职校和中学的学生互动,同时也提升中学生对职业学校的职业认识、职业体验。此次职校社团活动进中学,开启了职校和中学的顺利对接,随着后期环保酵素的制作成熟,章老师还将带领两校学生探索环保酵素对污水的治理效果,对土壤的改善成效。我们相信,随着职校逐渐对普教的渗透,中学生不仅对职业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校示范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示范、辐射起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