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社团之窗
工业技术:第一次飞上蓝天
2014/5/15
第一次飞上蓝天

———航模制作社活动简讯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本学期学校社团课,我幸运地选到了我喜欢的航模制作社,因为我比较擅长动手。社团指导老师唐老师第一节课给我们讲解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了解飞机总体结构和各个部件的作用,这些知识看起来很基础,让我对之后的航模制作充满了信心。做好了基础知识准备后,我们两个人一组开始每人制作一架无动力初级滑翔机。

简单的理论 艰难的实践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草图,并标出尺寸,以便我们“拷贝”。我们先在KT板上用笔画出机翼、机身和尾翼等部件的轮廓线,然后用美工刀裁切出来,然而不同于我刚才所想象的,光是这第一步就难倒了许多人。美工刀并不像想象中一般听话,它总是歪歪扭扭,使我总是切割不出光滑挺直的线条,听听多么简单,为什么做起来却那么难,连续几次废品的出现,我不由地心生恼怒,老师似乎早预料到这种情况,他走过来手把手教地我窍门,要让刀紧贴钢尺,刀刃与KT板的角度要小于45度,走刀要匀速果断,就这样, 豁然开朗中,几节课后,我们把所有的部件都加工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组装。

精心的准备 黯然的结局

     老师让我们固定住角度后,打上热胶,调整好位置后立刻用冷水冷却,使热胶迅速固化,终于,一架漂亮的滑翔机成型啦!但是它还不能飞,老师接下来给我们讲解飞机的升力中心和自重重心的关系,战斗机、运输机和滑翔机的配重都不一样,我们在机翼下方离开前缘1/3的地方用手指架着飞机,用橡皮泥一点点配重,达到静态平衡,在艰苦的准备后,我们制作的飞机终于完全成品,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如洪水般涌出了教室,拿起手中洒满辛劳汗水的模型昂首试飞,它们的稳定性、平衡力经历了我们千锤百炼,绝对不可能出现失误……本应该是这样的,一定这样,可是……飞机完全不像我们所想象的沿着该有的航迹飞去,有的头重脚轻一头砸到了地上,有的斜向倒在了墙壁上,还有的以极快的速度垂直冲向地面摔了个粉碎,大家呆呆的看着眼前的场景,出师不利啊。

深刻的总结 再一次起航

     失败之后,我们落寞的回到教室,一直在旁观看的老师走了出来指出了我们的错误————滑翔机没有动力,出手的技巧,起飞的角度和力度要合适,这就是我们惨败的原因,除此之外老师还特地讲了风的影响和“坠机”的风险心理承受。调整好心态,总结好思路,我鼓起干劲用一节课修好了飞机,为了证明我们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准备举行一次飞行比赛。那天刚好没什么风,真是个飞行日。站在操场的高台,我深呼了一口气,角度确定,调整力量 “朝着蓝天飞吧!”与第一次不同,这次我的飞机飞得又稳又远,燕子般轻盈地滑过了操场的一半,得了第一名,回教室老师总结时,他称赞了我和另外几位同学,制作精良,飞行成绩优秀,两次的试航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出去认真仔细和汗水,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停付出才会得到回报!

隐藏的潜力 无限的提高

     我们算成功了吗,不!还差得远。在我们试飞成功后,老师又分析了这种初级滑翔机的性能局限,告诉我们如何改进提高,下阶段我们要做遥控电动模型飞机。不用猜疑,这一定比滑翔机还要难,但我不怕,即使前路充满了暴风雨,我也会在其下放声歌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你只会助我飞往更高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