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专家解读《规划纲要》有关职业教育内容
中国教育网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续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继续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职业教育的内容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很高兴今天请到了四位专家,还有教育部两个司局的负责同志。有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的组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先生;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职成所所长马树超先生;纲要继续教育战略专题组的副组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先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先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葛道凯司长、高等教育司刘桔副司长。按照教育部职能分工,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主要在职成司,高职、高专的工作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司,下面有请周稽裘先生介绍纲要当中有关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
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 周稽裘: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参加。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这个时期大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正因为如此,中央要求《规划纲要》应把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
《规划纲要》首先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大力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方针,它是基于当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国情的明智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战略目标基础上,《规划纲要》又明确了在今后一段时期,总体上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目标;在“大力发展”的内涵上,《规划纲要》与时俱进地把发展重点转到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的核心目标上来。总之,要形成适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符合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针对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规模急剧扩张的现状,《规划纲要》十分注重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发展夯实资源保障基础。调整和优化结构,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质量。面对我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规划纲要》要求通过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规划纲要》首先强调了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除了继续要抓好事业规划和统筹工作之外,还明确要求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首次提出要建立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同时也强调健全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从而构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新机制。《规划纲要》强调,要强化省、市(地)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重点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规划纲要》特别关注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同时,尤为注重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第一次提出制订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规划纲要》还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以及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诸方面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全覆盖的职业教育权利保障,《规划纲要》强调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合作以及农村教育内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在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和综合利用基础上,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网络,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夯实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加强涉农专业的建设,针对当前农业类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着力于通过改革招生制度和教学模式来主动适应新形势,破解新难题,加大培养农业类专业人才的力度。创新和发展现代农民职业教育是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之举。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当代农民的发展趋势,《规划纲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满足农民群众的职业教育需求。
增强职业教育的全社会吸引力,是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机制。除了上述各条中包含了职业教育面对企事业单位、面对地方政府、面对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增强吸引力因素以外,《规划纲要》尤为强调通过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引导和增强职业教育对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吸引力问题。对当代中国人而言,就业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人维护尊严和实现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规划纲要》中,国家重申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承诺要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表彰奖励的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风尚,这就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指出了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途径。同时又很务实地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性政策工具:通过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保护和扩大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在全社会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引导和规范社会接受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扩大毕业生终身发展的空间;通过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总之,通过引导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