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商会校:比赛迫在眉睫降压自有妙招
2015/3/12

比赛迫在眉睫降压自有妙招


——记紧张又轻松的物流团体项目组


商会校


    凡事讲究劳逸结合,一味逼迫自己在枯燥的环境做事,心情不免会烦躁,效率也必将低下。“星光计划”物流团体项目的训练在别人眼中看来,就是这么枯燥的,一天反复的做同一套流程,没有丝毫改变,但是参加训练的小伙伴却玩得那么兴致盎然,那又是什么魔力在深深吸引着他们呢?


    早上八点,在商会校市北校区的物流实训室,便能发现小伙伴已经开始做这一套似乎“枯燥”的流程。当我们把这样的疑惑抛给常文欣老师的时候,常老师笑而不答,让我们观察一天就知道了。


    第一次流程做完之后,我找到第一组的金朱平同学,“你们每天循环做一套流程难道不枯燥么?”“当然不!”他看了看队友,“我们速度还有提升空间,第三者角度看也许很无聊,可你自己做的时候,完全没时间想这些,只想着怎么加快速度,难道你不觉得一次次的超越很有意思么。”


    每当做完一套流程之后,货物都需要还原,这样第二组才能继续下面的工作流程,也有人觉得这部分简直无聊透顶,刚刚按要求做完,又需要还原。可我看到的景象却恰恰是最欢乐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怎么拿怎么放,而是以游戏形式来还原。比如小件碟片一个个还原的时候,一个人在货物旁,另一个在离货架一米远的地方,一件件把碟片飞到流通箱内,飞错或者没飞进,换人在来,然而吴冠麟却被所有人都排除不让他还原小货物,因为他曾经扔错了之后,转头去玩堆高车了。


    堆高车叉车归位的时候,有时会压线,当双压线的时候,一般被他们戏称为双杀,退出去,再归位。因为比赛中压线是要扣分的,当双杀产生是扣分更加严厉,这种诙谐的语言让他们清楚的记得规则。处于这种互嘲的状态他们,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当然他们并不是永远都是操作,依然有理论的题目,而且是一千多题,这简直就是噩梦般的挑战,而同学们没有丝毫的抱怨,人只有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


    吃罢午饭,他们去了506教室开始背题,来迎接下午的理论考试,常老师的要求是允许错3题以内,否则重做。为了让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常老师会安排同学们互相批改,而这一互相批改的机会也给了同学们放松的契机。


    比如吴冠麟跟缪志强互批的时候,“嘿,兄弟你这错了,诺诺还有,行了不用看了四题了,你已经GG了。”“别闹我看错题了!!改一下改一下。”“听说你昨天批我的完全不留情?”“大哥都是误会,有话好说。”“我也不知道你昨天干什么,拿去重做吧。”


    每天处于高强度的训练之下,他们主动或被动的想些这种点子,来放松自己,他们时刻告诉自己,再怎么累,也就这一个月,他们已经将比赛的流程烂熟于心,他们目标只是超过上一次的成绩,不断反省,不断调整,他们并不想说,每一次操作,自己这一组是最棒的这么自大的话,尽管他们想过,他们并不想说自己已经到极限了这种屈服的话,尽管他们想过,他们并不想说自己一定能争夺冠军,尽管他们都想过。


    但每时每刻,他们只想告诉自己,不傲,不屈,自己不是骄傲昂贵的金骏眉,也不是舒爽的雪碧,只要做好自己,静静努力,虽不起眼,但让所有人都熟知而喜欢的,温热的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