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试模拟赛 “心理素质”大PK
——记我校《职业外语技能项目》之口试模拟
商会校
早春的三月有点寒冷,然而我校1号楼221教室里在“紧张”而“友爱”的气氛中进行着《职业外语技能项目》的口试模拟赛。参与此次口试模拟赛的四位选手正是我校在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业外语技能项目的种子选手。他们分别是来自于我校1141301班的李卓禹、0551201班的黄梓珊、0561302班的洪思梦和吴凯同学。我校外语教学部朱红萍副主任、项目指导教师顾沁、陈洁莉和杨晶则担任了口试模拟赛的评委。
距离正式比赛只有短短两周的备赛时间了,本场口试模拟赛不单是作为集训的训练内容,也是对参赛选手们经过寒假训练后的一个考评和检验,更是大赛前的一次有效练兵,因此整场模拟赛的流程和规则严格参照了正式大赛时的标准。
比赛时,李卓禹和黄梓珊为一组,洪思梦和吴凯为一组。两组选手在模拟赛中,各自发挥正常。赛后,朱红萍副主任,三位指导老师则根据选手们的实际表现给予了一一点评,并对每位选手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出,并给出了具体地改进意见并及时地调整了之后十几天的集训内容和方向。
作为参赛选手,这几位同学表现地十分积极和主动,针对模拟赛的体会和感受当场就做出了深刻地自我分析和总结,“一紧张,我就忘了要说什么。”,“一紧张,我脑海中一片空白,什么单词都忘了。”类似这样的语句都是他们模拟赛后最真实的内心反应。因此,他们都一致体会到了口语比赛时比拼的不单是英语语言知识运用的技能、临场的应变能力、更是选手比赛时的综合心理素质技能。为此,每位选手在剩下十多天的备赛时间中都为自己制订了目标详细地训练内容和计划,力求在真实比赛中能提高临场的应变力,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真实水平。
虽然只是一场模拟赛,选手和指导老师们都十分重视。模拟的虽是赛场的流程和规则,但是经过这样一场模拟赛,选手们对于不可预计的赛场环境、临场的题目准备等等环节都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因此他们对于自身的备赛方向和目标也更明确和清晰:“心理素质,应赛时的心理状态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重要环节”。
“星光计划”职业外语技能口语赛,We’re getting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