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上海中职校园文化节引爆职教嘉年华
2014/12/16

上海中职校园文化节引爆职教嘉年华


上海新闻网


    临近岁末,一场职教嘉年华来袭了!这是继上海“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后,又一场职教大戏。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届“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13日拉开序幕。这场由上海市教委主办的职教嘉年华将为期两天。期间,将举办真人图书展、心理剧、舞蹈大赛、朗诵会、民族文化讲座及“百骏百艺”手工艺品展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市民送上一席丰盛的“职教盛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中职首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和首批中职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正式揭晓,充分展现上海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理念和成果。


心理剧、朗诵会、舞蹈大赛——舞台故事源自中职精彩校园生活


    短暂的开幕式后,活动当天首先开场的,是心理剧《心星》的首演。这部心理剧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取材于上海各个中职学校里师生的日常生活,从“自信心重塑”、“职业梦想”等中职学生最常见的角度,反映了中职学生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剧不仅贴近中职师生的“地气”,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让观众朋友们切实体会到他们的酸甜苦辣。


    12月14日,“我们的故事”朗诵会将精彩亮相。本场朗诵会以首批评选出的上海中职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学生故事为素材,邀请了过传忠、陆澄、孙渝峰等知名播音员和中职学生一起,讲述“清荷”、“青藤”等校园故事,生动展示上海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


   作为上海中职校园文化活动的传统项目,中职舞蹈项目不仅每届都有,质量也是届届递增,人气爆棚。在今年,十九所复赛获胜学校从44所参赛中职校舞蹈队中脱颖而出,在总决赛现场参与角逐。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每年的舞蹈大赛,上海最顶尖的舞蹈艺术家,如凌桂明、陈家年、杨新华、黄豆豆、徐森忠等都会亲临现场担任评委,权威点评学生的表现,更使热爱舞蹈的同学们获益匪浅。


    在12月13日的活动现场,一本光鲜亮丽的杂志格外引人注目。这本名为《职Campus》的杂志是由中职学生自己创办,在本届校园文化节上首发。这本杂志从采写稿件、版面设计、绘画插图都由来自全市各中职学校的学生独立完成,2015年将正式出版。从此,中职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友”和“畅谈园地”。


    此外,在中职学生优秀书法、摄影作品展区,将集中展示全国中职校“文明风采”大赛和书法大赛中上海学生的优秀书法、摄影作品以及“走进艺术宫”第一季学生创新作品,充分体现中职学生的多才多艺和人文素养。


真人图书展——全新形式讲述中职专业的“高大上”


    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图书馆联合各中职校联合推出的“真人图书展”,是本次展示活动中的一大创新和亮点。所谓“真人图书展”,源于欧洲流行的“真人图书”概念。读者接触的不再是一本本不会动的书,而是一个个会说话的人。该活动以“阅会行走的书,读有故事的人”为主题,专业老师、杰出校友等将化身一本本“真人图书”,向“读者”们展示会计、建筑、出版印刷、服装、园艺、工艺美术、数控、钟表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职专业。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以“成才梦•技术魂”作为本次“真人图书展”的主题,将采用图文、实物、视频、互动等展示形式,聘请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徐永良师傅,校优秀毕业生、服装高级打版师詹淑桦女士,校韩国留学教师方闻老师等担任“真人图书”,内容涉及中国百年旗袍、现代高级定制技术、现代服饰搭配等专业知识,呈现给观众的将是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现代服装产业,打造的是一个时尚有特色的品牌服装专业。如此新颖的形式不仅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展览氛围和感受,更是激发了他们主动体验的兴趣,品读职业内涵,了解中职文化。上海市农业学校校长魏华说:“通过‘真人图书展’,我们想让更多家长和学生了解到:接受职业教育、从事特色专业同样可以‘高大上’!”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中职专业特色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


    开幕式现场,市教委对上海中职首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和中职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项目进行授牌。据悉,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海首次评选出一批融入专业特色、民族文化元素的中职校园文化、艺术等项目的中职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包括: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博雅茶韵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中国舞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今年,上海还评选出首批中职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项目。比如,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从2005年起,全力推进青藤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将青藤作为一种文化意象,从青藤的植物品性中提炼出“立足平凡,追求非凡”为核心精神,激励全校师生沉淀感恩进取、坚忍不拔的集体人格,形成共同生成并遵守的主流价值体系的学校核心文化。在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江南造船“爱国奉献,务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企业精神深入人心。学校将“江南造船”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形成具有鲜明江南特色的校园文化。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占地面积仅25亩,七种外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得益彰。近十年来,学校已派遣逾1100名师生走出国门开展短期访问和培训,接待近3000人次的国外官方和民间来访师生。学校立足本土、因地制宜,以国际交流来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取得良好成效。此外,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清荷文化”、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商旅好人”活动、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的“IN校园”校园微博互动活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的“我与好书同行”活动、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坚持校企联手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等,都是上海中职具有示范效应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讲座”也在校园文化节上开讲。来自各个职校的教师们将各展所长,向听众们介绍包括京剧、舞韵、茶艺、二胡、瓷刻在内的多个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技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精彩讲座的主题均从多个中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主题中遴选,讲师们也都是各自中职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行家里手”。


    在本次校园文化节上,“百骏百艺”——上海中职学校教师手工艺品展颇为引人注目。这一手工艺品展是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副校长薛志雄老师精心收藏的百余种马年工艺品为主线,凸显“留住手艺、体悟匠心、借鉴创新”三层用意。在该展示中,沪上五所美术类特色专业学校师生还展示了一批精美的手工饰品,使观众在互动体验中领略传统手工制作的神奇和精美,再现精湛民间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薛志雄说,今年恰逢马年,他此次献演意在进一步形成关于工艺文化的表达和共鸣。“骏”者马之良材,寓意奋斗进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手艺美丽绽放的同时,融入了中职教育如骏马腾跃的美好寄寓。


“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贯穿全年,面向人人


    2014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正如上海《中职生之歌----璀璨星光》所唱的:“每一片天空都会有远方,每一个星座都会放光芒。”诸多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们感言,所有的现代职业都需要文化底蕴来支撑,只有在练好技能的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知识性、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精神,广泛开展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努力探索着中职生培养“职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回应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的呼唤。


    自2010年起,上海每两年举办一届中职学生“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活动贯穿全年,面向人人。全市层面先后成立了中职学生“星光”合唱团、“星光之约”学生记者团、“星光蓝球队”等以“星光”系列为品牌的上海市中职学生文化社团以及职业技能大赛、校园文化展示等综合性培养平台,不少毕业生从这个平台成长起来,成为各行业的劳模、能手。


    本届中职“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活动,是建立在上海市2014年职业教育工作整体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自今年3月活动启动以来,七大类共二十多项系列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参赛面广,参与度宽、参与质量高、赛后反响好,充分体现了“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和“专业性、开放性、实效性”的“三重”、“三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要求。


    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专业技术,同时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关注学生人文情怀与艺术情趣的发展,使之“有立地的本领,也有顶天的能力”。(通讯员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