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的青团承载着满满的幸福
商会校
4月5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根据上海习俗,清明节人们除了祭祖扫墓,踏青春游外,还要专门做青团吃青团。青团的制作是这样的:首先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最后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上海地区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现在,青团已经成为上海清明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如果清明节不吃青团似乎就少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味道。
为了更好的弘扬和体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工的幸福感,增强教工们爱校敬业的积极性,在校领导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校后保科积极配合,专门派人选购青团,趁教工们中午在食堂吃饭时间,分发给大家,使全体教工一起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4月7日中午,后保科的董福昌老师把青团一一送到大家手中。此刻,虽然外面下着雨,天特别冷,只有6摄氏度,但是食堂却是春天般的温暖,整个食堂被一种幸福包围了。你瞧:拿到青团的教工各个脸上都乐开了花,有的已经等不及,当场吃掉以解馋,有的则带回家里和家人一起分享。霎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一种被关爱的感觉溢满全身,一种开心快乐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尤其是对一些初到上海的外地年轻教师,更是甭提多开心,多幸福了。因为他们不仅一饱口福,还和大家一起过节,真实地感受到了上海清明节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真是爽歪歪。看,他们一拿到青团,赶紧和青团一起自拍,并传到自己的QQ群、微信群里去晒幸福。……
的确,这一切都要感谢商会校,感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其现任领导班子,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想法设法为教工着想,不断提升教工的幸福感。在这里青团,已经不仅仅是香甜可口的青团,它承载了满满的幸福,代表了领导的关心和关爱,体现了校领导对教工们的重视关心,彰显了校领导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教工们来说,此时此刻,他们吃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青团,吃的是满满的幸福和甜蜜。
我想,全体教工一起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一起吃青团,一起感受体悟传统文化,一定能深深感受到商会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一定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一定能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商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