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大众工业: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法评优系列报道(十)
2015/4/27

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法评优系列报道(十)


-----吉峰序老师公开课点评


大众工业


2015年4月16日下午第1节,吉峰序老师在140200会计特色班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What’s for dinner?”,教材内容是中职课程《英语》(基础模块)第1册第6单元中的第1部分: Listening and Speaking。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堂复习课。


重视文化导入


上海市教委制订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注意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具备接受外来文化的意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尊重异国文化并善于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吉老师结合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将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很自然地引入课堂,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是教材内容的补充与延伸,使得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与充实。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过:“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吉老师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赞赏的。


突出“能力本位”的理念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吉老师在课上先侧重进行听说技能的训练,为语言运用打好基础。接下来通过创设饭馆用餐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分角色扮演服务员和顾客进行会话表演,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突出了英语教学“能力本位”的理念,体现了“为用而学,学而能用”的职业教学教育特色。


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在教学中,吉老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以一段美食视频导入课题,精美的食物伴着美妙的音乐所带来的视听觉冲击力,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复习单词以“找图片”和“连线搭配”的练习形式,增添了趣味性。会话表演作为学生自演的节目,历来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加上竞赛的形式和奖品的设置,更吸引了学生参与表演与竞争的兴趣。原版片以其“原汁原味”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文化导入环节,吉老师精选了经典电影“Titanic”(《泰坦尼克号》)中的片断:Jack受邀参加上流社会宴会时用餐的场景,真实地呈现了异国文化。本课以一段西餐礼仪视频作为结束,首尾呼应。优美的画面和音乐依然吸引着学生观赏的兴趣。此外,实物餐具的展示,餐桌的精心布置,课件的精美制作,无不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吉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始终面带微笑,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随处可见。如:用英文名字称呼,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角色和学习状态。听力后给出录音文字,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及时理解听力内容。对话表演时提供参考词汇和句型,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学生操练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除了强化英语听说技能的训练外,本节课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不过,可能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对于文化知识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此外,在引导学生尊重异国文化方面,可以启发学生说出英语警句:“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还可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出国游时国人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要表现得体,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这样便很自然地进行了爱国教育。这节课安排了两个听力练习。听力1仍是复习练习,完全可以删去。如把这里省下的宝贵的几分钟时间用于“德育渗透”,那么既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又使整堂课的质量得到了提升。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仍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整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完整充实,教学设计由浅入深,教学过程条理清楚,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吉老师讲课认真,多媒体使用熟练,教学节奏掌控得当,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趣中学,学中趣”的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吉老师在课前作了精心的准备。他的用心与努力,使这堂公开课的成功印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千古真理。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吉老师会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继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评优活动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