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化之心做教育
——记机电教学部课前例会
大众工业
2015年4月20日上午,机电教学部在机电实训中心会议室召开课前例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教学部13级年级组长吕晓薇老师牵头,与教学部全体教师分享自己担任教师以来的“为师之感”和“为师所悟”。
为师之感
在会上,吕老师通过与大家分享了一段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热传的一段《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一记者,采访某校一老师》文章来引发老师们共同思考,文中将客观存在的事实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出现实情况下教师的心声,作为教师从鸡鸣而起到日落而歇一天的时间都在忙碌着、思考着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认真细致的培养好每一名学生,久而久之工作风气和工作热情就会影响到教师的心态,例如给好的班级上课教师会感觉是一份享受,给差的班级上课就会觉得头疼,带教懂事听话的班级学生就会觉得有一种热情,带教差的班级就要听天由命,究其原因其实是教师在用管理的心态来管理学生,而缺少了用教育的心态去教化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教育的时候没能真正的以教育入手而是在管理,所以在做教育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率先尝试看清自己,然后在正确的看待学生,就好比我们眼中的孩子:散漫、任性、无责任心、不思进取、没有学习的动力与前进的方向,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背后会有很多原因,就像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家长的教育偏差以及学校、老师的否定或不认可等都是导致学生缺乏上进心和积极性的原因,因此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用教化之心来实施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懂得服从,而是让学生懂得成长,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为师所悟
在会上,吕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一道趣味数学题,题目虽然简单,但却蕴含哲理。“一个哈佛大学都会答错的题1=4、2=8、3=24、那么4=?”其实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是“96”,因为这个结果是根据定向逻辑思维而来,所得到的规律就是“1=4, 2=42,3=423,4=4234”。然而另外一个答案则是“1”,这个答案很直观,因为前面题目已经告诉“1=4”,根据等量代换,很容易就会确定“4=1”就是答案。
其实这道简单的趣味数学题也能透露出作为教师,站在不同的角度所看待的问题是不同的,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是制造了一个简单的误会,在学生心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的过程,他们就像“4=1”那样,很简单很直接的看待遇到问题,有的时候作为教师却把问题扩大化,从而导致疏忽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其实这些都是影响教育的因素,在做教育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成长和发展的环境,这样教育的目标才会实现。
结束语
近一年来,机电教学部开启部内青年教师师资培养的“发动机”,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师资培养活动,多方式、多角度的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的舞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每项展示的背后都凝结机电老中青三代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夜以继日的拼搏努力,正是这份努力的汗水所凝结成的累累硕果使机电教学部不断成长和进步。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全体教师在教学部主任的带领下,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为提升师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全身心打造一支具有机电特色的中职教学团队,为我校的中职品牌建设贡献力量,用教化之心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机电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