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商会校:一曲莲说荷梦来
2015/5/5

一曲莲说荷梦来


——“走进艺术宫(第三季)”莲说荷梦课堂印象


商会校


2015年4月26日10时30分,第三季“走进艺术宫”活动正式启幕,该活动邀请了中职学校8位优秀教师将课堂搬进中华艺术宫,在艺术宫殿展示课堂教学创新与教法改革探索,向社会公众及中职教师呈现语文、建筑设计、艺术欣赏、旅游专业等7节门类不同、风格迥异的教改探索课。


下午1时整,阳光热烈、暖风劲吹,身着淡蓝色长裙,袖口由白色蕾丝点缀的肖新凤老师现身于中华艺术宫0米层主广场的雕塑《莲说》旁,她在这明媚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飘逸,就如雨打碧荷,说不尽的空灵脱俗。雕塑边,是由工作人员趁着午间搭建起来的两把纯色遮阳伞、三个机位的拍摄机器与音响设备、还有70寸彩屏等。这就是本次第三季“走进艺术宫”中“连说荷梦”语文课堂现场,肖老师又如何将“莲说荷梦”娓娓道来呢?


“一枝有梦想的荷,更是一枝有生命力量的荷”


课堂伊始,持江南特有的婉约声线的肖新凤老师招呼着小朋友们围聚至大屏幕前,将著名作家席慕蓉的散文选段《荷梦》娓娓道来,在场的所有人皆透过文字看到那白衣仙子裙袂飘飘,在绿色的圆舞池里,跳了一阙荷花的梦。看似柔弱的荷,内在却有着不屈的生命力量,尽管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但对于梦想的渴望却生生不息,这也是我们的荷梦。


“其实艺术是相通的,文学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而艺术用的则是材质。”肖老师如是说道。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主广场上,《莲说》雕塑正静静地承受着烈日的曝晒。这是一枝经历过生命风霜洗礼过的残荷莲蓬,在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先生的塑造下,它显得尤为绽裂,并不完整,还有很多裂痕,可它却用独特的材质语言——不锈钢,展现了生命的力量。


原本青翠红艳的、新鲜的、柔美的莲怎么会在曾成钢先生的手下变成如此坚硬冰冷的一堆钢铁?小朋友们带着满心的狐疑,跟随着肖老师靠近雕塑:“尽管这是一个开裂的,走向生命末期的莲蓬,但莲蓬中间暗含着一颗颗莲子,这些莲子就是希望、生命的象征。除了开裂,莲蓬的边缘都凹凸不平,但莲子异常光润,像一面镜子一般。莲——尽管受尽艰难,可内心却饱含着希望的种子。”雕塑的外在坚硬感正是曾成钢先生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即使宁静柔弱的莲,也有坚硬不屈的生命力!


尔后,肖老师带领着小朋友移步至雕塑后方,仔细观察尾部的根茎,通过简单的问题步步引导,惊觉是那朵走向生命尾声的莲蓬正在使尽最后的力量,仿佛努力地在发出生命的呐喊。站立在雕塑前,近距离地感受莲的生命气息,“由衷的敬仰”在小朋友及在场所有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生命是如此的顽强不息,又充满力量。尽管开裂,可它仍然拥有着强烈的生长的欲望;尽管安静的地伫立在这里,它却是一支有生命的莲,其内在的生命力量正蓬勃而出。


荷有梦想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是一枝有梦想的荷,更是一枝有生命力量的荷。


“清荷,有一朵莲的梦想”


在“莲说荷梦”语文课堂上,肖老师就“清荷文化”谈及我校陈家骏老师,称其“爱了荷花20多年,拍了荷花20多年”,并在大屏幕上向公众展示了由其摄影的荷花。由此,也就显现出这堂语文课的肖老师的设计意图:从文学的语言出发,结合雕塑的语言和校园“清荷文化”,去探寻看似柔弱宁静的荷背后所具有的精神力量。


自1962年立校之初,商业会计学校便以“荷花”为学校文化精神,植根职教底蕴、结合商贸特点,孕育发展了“清荷”“出淤泥而不染”的校园文化。现如今,我校又以“特色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结合“”团结、勤奋、求实、进取”八字校训,进一步诠释了清荷文化。


在第三届“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我们的故事”朗诵会中,共有八所中职校师生登台朗诵了自己校园文化品牌的原创诗篇,演绎每个学校的精彩故事,而我校呈现的则是别具一格、雅韵清致的原创的诗歌《清荷莲梦》。


“清荷,


有一朵莲的梦想——


挣脱硬硬的莲壳,


在淤泥中默然生长;


即使脚踩着黑色的浅塘,


也要向着天的方向,伸展出绿色的渴望。”


同样在第三届“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闭幕式中,由我担任上海市中职一校一品——“清荷文化”宣传片《魅力清荷》的主角,通过我个人的成长故事来演绎我校清荷文化,并在校园文化节闭幕式上进行了展播。其实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也许把我扔进人堆里,花上半天也找不出我来。后来我曾问及为何选择我来演绎,因为我代表了一大批“普通而不平凡”的清荷学子。在商会校这片清荷园中,有大批平凡而优秀的清荷学子,在“清荷文化”的浸润下默默成长,为绽放积蓄力量。我们有一朵莲的梦想,在平凡的生活中勤奋求实、努力向上,向着梦想勇往直前。


我相信“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清荷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位清荷学子的心里。一枝清荷,从荷种深扎淤泥,不断的积蓄力量,吸取养分的成长,最终拔节而上成为了水面上一朵朵风姿绰约的红菡萏。可以说,所有清荷人都是淤泥中那一粒粒小小的荷种,在清荷文化的浸润下潜移默化地成长,最后向着梦想的方向,伸展出绿色的渴望。


每一朵荷花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每一片荷叶都摇曳着勃勃的生机;每一位清荷学子都渴求生命的绽放,每一位清荷人都在追逐着对美好未来的梦想。


“让每一朵清荷都绽放青春的魅力”


在“莲说荷梦”语文课堂落下帷幕后,肖老师表示在真实的《莲说》雕塑前上课会令观众有一个十分直观的感受。正因为图片是平面的,雕塑是立体的,小朋友们可以十分直观地感受到一枝走向生命尾声的残荷,其纹路的不平和筋脉的突出。而且当天光线非常强,感受非常立体,可以令小观众们从小感受到静荷背后的生长力量。


“荷花,是一位母亲,用自己粉嫩的裙子,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当她走到生命的尽头,她会用自己能有的所有的力量,让自己的孩子展开梦想的翅膀飞翔,做一朵有梦想的荷。怪不得古人称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位通过微信平台报名参加的小女孩如是写道,当“莲说荷梦”语文课堂结束后,她当即告诉说,“我要做一支顽强的莲,像这雕塑一样,有着无穷的力量追逐梦想。”


如肖老师在课结尾时所说,“‘哪怕我要做一支宁静的莲,也要表达出生命的力量。’梦想与现实同在,现实不因梦想的美好而减少一分磨难,荷也不因现实的艰难而放弃绽放的梦想。而我们,也唯有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现实的磨砺中成就美好的梦想。”


再如这位“小诗人”所写:“清荷,有一朵莲的梦想,即使风雷铃响,也不弃向上的希望;亭亭净植,没有世人的迷茫;香远益清,有感染世人的能量。”


许多小朋友包括家长在参与该语文课堂之前,对于荷只是简单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认知,常常会忽略荷在生长的过程中那股生命的力量。人,其实也像一枝荷一样在不断地成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力量不断地来支撑,所以我们不仅要做一朵有梦想的荷,更要学会懂得荷背后的生长力量,让每一朵清荷都绽放青春的魅力!


清荷,深扎在百年职教的土壤里,用尽全力拔节向上,水面上一株株红菡萏,宁静柔弱,但又倔强刚强。荷如此,生命如此,清荷学子,亦应如此。走进艺术宫活动使得社会公众对我们的清荷文化更加了解,清荷文化的魅力也更加深入人心。商会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美好梦想的憧憬,必将绽放出绚丽无比的清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