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聚焦课程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3/12/14
城市科技:聚焦课程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记我校“城建”专业教学团队专题研讨活动

       12月4日,学校“城建”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朱玉萍校长在5号楼三楼会议室主持了城建专业团队专题研讨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教师进修学院的周建秋老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科名师和“城建”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活动以黄飞鹰老师的“《建筑设备安装》课程改革探究与实践”为载体,通过研讨,集中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评估示范搭平台,团队力量助成长

      会议开始,朱校长结合近2年学校迎接教学质量评估、示范校建设工作,感谢区教师进修学院周建秋老师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关心与支持,肯定了与会教师取得的课程改革成果和示范引领的作用。同时,确定本次会议的核心是通过分享黄飞鹰老师《建筑设备安装》课程改革的经验,以学生为本,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培养知识性、技能型人才,发挥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创新思维促改革,精心设计见成效

      会议的第2项议程由黄飞鹰老师介绍课程改革的内容,黄老师从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改革的过程与设想:、重组内容,完善知识结构;、采用多元教法,提高教学效率;、借助信息平台,渗透教学过程;、实施多元评价,增强学生自信;、目前的教学效果;、下一阶段课程改革设想。通过这6个环节,课程形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凸显了做学一体的理念,信息平台渗透教学过程,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多元评价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现了课程改的目标。下一阶段的大胆设想,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的课堂,学生将更多地受益于教学改革,将会学得更多、更轻松。

聚焦课堂展智慧,见仁见智献策略

      针对黄老师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建筑设备安装》校本教材,周老师提出:教师必需重视有内容的教学评价。无论采用何种教法,都是为了确保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而评价是完整的行动循环中用来检查能力发展水平的一个环节,评价结果是设计后续学习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努力开发评价方案,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评价体系比较丰富,如: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考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的选择是否准确和合理,取决于学生在直行具体任务的行动过程中,是否具有教师预先设计的某项行动能力及发展水平。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只有学生本人对自己在处理某类任务时的能力发展有着最为清楚和准确的感触和把握。有鉴于此,在评价学生能力时,同学们要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参照学生之间、特别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因为他们远比教师或管理者更细致地观察和感受了各成员贡献和彼此间的协作;教师轮岗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教师在各学科中的轮岗,有助于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梳理与整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讲授,避免知识点在专业教学中的孤立,利于教师对校本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

      建筑实训中心主任项国平老师则结合实训中心的现有条件提出进一步开发教材的实训部分;利传公司负责人顾秋娟老师针对教材的内容建议厨房案例为本门课程的综合实训内容,以校内小别墅为载体综合各学科形成综合实训任务;建筑工程部教学主任黄鸽老师认为任课教师已能较全面、有梯度地设计教学内容,建议结合教学周时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务科副科长孙雁老师建议以任务取名,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对于工作原理的学习,强化规范操作的意识;学科名师刘延军老师对依托该教材展示的一节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强调教师的评价标准应与行业岗位的评价对接,充分挖掘课程的价值和特色。

鼓励鞭策给动力,谆谆寄语显期望

      结合中职校课程改革发展方向,朱校长提出课改5优化:优化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前教师应审视课程标准,结合行业的发展完成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这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精心安排,设置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功能的发挥;优化教学组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灵活应用班级集体授课、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学手段。伴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师教学手段不应仅停留在屏幕上,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应综合使用,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台、自拍视频、网络搜索的合理选用会让课堂精彩无限;优化教学评价。教师必须认识到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评价标准应在第一节课进行描述,并持之以恒。最后,朱校长提出:在分享黄老师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希望与会教师借助团队的力量,全面开展任教课程的教学改革,学校将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课程改革这颗种子已经在学校教学的沃土上发出健壮的嫩芽,同学们相信,这棵幼苗在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在各级领导、名师的浇灌下,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