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拥有,学生的成长
——记我校教师走访中冶宝钢了解毕业生近况
上船技校 张小中
为人谋幸福应该是教育的深层关怀。随着近年来国家逐年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教育的价值从以往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原价值的尊重和回归。学生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到最终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及至到社会上得到肯定拥有幸福过程漫长,但相信只要集体努力,他们的未来终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想象。
1111班班主任于张老师1月25日受邀参加了于去年6月底正式毕业的班级聚会,更深层次地体会了作为一个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他们还好么?他们应该都很好。刚走出校园的他们总是在班群中活跃着,跟老师交流着。偶尔晒晒自己工作一天脏兮兮的模样,自己调侃说是在晒着幸福,分享着完成某项任务的成就;忙里偷闲跟老师聊天,被老师再次“责骂”,一个淘气的表情离开…良好的心态源于在学校的两年成长,在岗位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践行了以往老师所所教导的“不怕苦,不怕累”。
他们没来上船技校之前曾经或多或少都品尝过自己的自卑与孤独。来到上船这个大家庭,没有谁瞧不起谁,坚信只要自己不跪着,就永远不会比别人矮。在所有老师的辛勤努力下,他们拥有了一技之长。老师教导说,拥有一技之长,走遍天下都不怕!
是的,转型期的中国需要这样的人才,拥有一技之长,能让每个人拥有更美丽梦想。他们在学校得到的是系统知识点的学习,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学校经过老师的教导克服了很多陋习。他们能戒骄戒躁,学校让他们青春期的叛逆褪色,拥有了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他们懂得了尊师重道,学校让他们感悟到“崇尚技艺,做人为先”的真谛,拥有良好的素养避免了直接走向社会的恐惧与不安。
伟人爱因斯坦说过: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获得快乐而又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科研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他们在上船技校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多的是收获了人生正确的价值观。聚会中,曾经的调皮捣蛋学生小程同学刚刚获得季度嘉奖,他感触颇深地说若没有学校老师的帮助,他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以往自己总是抱怨很多不公平,没有人看得起自己等等。是老师的耐心、细心、宽容使得他醒悟:学会尊重他人,用自己良好的素养赢得尊重,得到他人的肯定,现在师傅已经打算培养他再学其他一门技术。讲到学技术,曾经靠“帅气”张扬的华静同学跟老师说,在公司只要自己想学,去市劳动局培训都是免费的,上海就是好。张老师跟大家分析说这就是社会统筹的福利,国家财政很多取之于民必然用之于民,希望大家利用公司这个平台能多学不少学,把平时玩的时间去换取更多的技能证书,让他人刮目相看。
他们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辛勤劳作,替企业创造了效益,收入都不菲。他们体会到了这就是社会的公平: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张老师去他们那的时候原本以为他们是在自己的集体宿舍中聚餐叙旧,没想到他们出手“阔绰”,直接带张老师来到星级酒店包厢。18人济济一堂,欢声笑语,更多地是温顾以往的校园生活。在“行酒令”的过程中,他们别具心裁,抢答班级以往的班训及每次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过往的点点滴滴萦绕在包厢和谐幸福的气氛中。让张老师感动的是有些自己说过的话自己都忘记了,但学生们能一字不差地完完整整地奉为箴言说出,并且应该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深深地恋着学校,学校老师的教导伴随着他们在职业岗位上拼搏。张老师内心深处这份感动值得骄傲,值得自己跟他人分享,值得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教育生涯中更加努力地去付出。对于平凡岗位上的老师,学生的幸福,如果源于学校的教育,这应该就是老师的价值,老师值得晒一晒的幸福。
远离父母在校的集体生活是他们的一笔财富,他们能什么都靠自己去打点及规划自己的生活。老师教会他们更多地是承担在外生活的责任。用餐后,张老师跟随他们的脚步在他们的员工宿舍区边走边聊,闲聊中了解到他们都懂得靠自己的汗水挣得的薪资不能自己享受,他们更多地是往家里寄钱资助自己的弟弟妹妹读书及补贴家用;另外有些学生存款还不菲,说要回去建房子,毕竟有些繁华目前来说不属于自己,生活在当下大城市但需要清醒地活在现实里。宿舍里的生活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以往在学校生活的干净整洁,彼此互相照顾,互相激励。把对自己的激励贴于床头,让自己的未来充满更多美好的想象。
临近期末,从1111班学生收获的财富是一份很好的德育素材。张老师跟目前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分享着,激励着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在激励着自己。愿每一位学生珍惜校园生活,用努力付出去积累资本,去拥有未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