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反思“军训互殴”别跑偏了题
2014/8/31

反思“军训互殴”别跑偏了题


      8月26日晚,湖南龙山县委宣传部通报了皇仓中学师生和教官发生肢体冲突的经过并公布处理结果。县人武部撤回原有全部教官,对2名带队的乡镇武装部长停职,对公职身份的涉事教官暂停工作,对非公职身份涉事教官取消军训教官资格,对1名主要涉事老师暂停班主任工作。


  该事件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引起各方反思。而反思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军训冲突互殴为什么会发生,主要是从管理漏洞的角度来反思,如教官组成,有的是预备役人员。其二,军训存废,特别是中学生该不该军训的争论。相当多的人认为,如今的学生军训已经异化成有“训”而无“军”,成了形式主义,应考虑取消。


  当今世界,将军训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国家并不少,近邻越南就规定,初中以上学生每年都要进行军事训练。其他国家的学生军训也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却没有像我们这样将舆论焦点集中到存废上。道理很简单,一是有备而无患,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是一种先进正确的国防理念,是一种世界趋势,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是服从命令的精神,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自理自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品质应是公民必备,而军事化训练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所以,反思学生军训互殴,基本立场应是如何把好事办好,而不是存废问题。尤其是在互殴责任的归纳方面,舆论几乎一致地指向了教官和选派教官的当地武装部门。难道作为学生管理部门的学校就没有责任?担任着“政委”角色的班主任就没有问题?学生作为互殴的一方一点责任都没有?如果反思不能全面客观,不能站在基本的正确立场,就会陷入鸵鸟境地,不仅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学生军训体系无益,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进步也没有什么好处。


  毫无疑问,学生军训互殴事件的发生,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因素,而这正反映出我国学生军训的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军队与地方武装部门之间,军队、地方武装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教育行政部门与所辖学校之间,存在体制紊乱、职责不清的问题。又如,在保障体系方面,存在学生军训专业教员缺乏、经费不到位加重学生及家长负担、学生军训基地缺乏不得不依赖学校操场、器材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军训大纲缺乏梯度,大学与中学缺乏连贯体系,重复着简单的律令训练。


  以美国为例,学生军训工作就有五大特点:一是法规体系配套严密,承训单位需要与被承训单位和学生签订军训合同;二是教学大纲科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在共性的基础训练之上,分为初级训练、高级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三个层次;三是确保教官质量,所有军训教官全部由军方人员担任,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四是保障体系完善顺畅,训练基地、装备器材全部由军方无偿提供和保障,军训经费列入国防费;五是学员对接,技能训练合格后,根据情况授予学生预备役军衔,或者直接入伍授予现役少尉军衔。


  湖南学生军训互殴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国学生军训在专业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借鉴其他国家学生军训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专业化发展的战略,已经刻不容缓。(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