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飞扬 乐动课堂
——记城市科技学生科音乐教师张春芳的一节公开课
城市科技
2014年12月17日下午13:00,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公开课在上海城市科技学校音乐教室顺利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周建秋老师、学生科沈双英科长、建工系及数控系部分教师。本课旨在通过引发兴趣—感知—探讨—体验等教学过程和方法,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中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
设计思路新颖 学生从乐中学
课堂导入环节在张老师时而优美、时而激荡的钢琴声中翻开了篇章,教师演奏了学生非常喜欢的歌曲,电影《那些年》《天空之城》《后会无期》主题曲中的旋律片段。既展现了精湛的钢琴技艺,又激发起学生的强烈的兴趣,自然地导入本课课题《电影音乐的魅力》。
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影片《辛德勒名单》《泰坦尼克号》《飞屋环游记》中的经典配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只听不看、听听猜猜、音画结合这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中。电影音乐中的主题性、结构性、渲染性音乐这些相对枯燥的知识点,在新颖的教学设计中被无形的渗透到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要会用?为影片配音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画面配音是本节课的拓展环节,也是整节课的亮点和高潮。张春芳老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了两张电影配音表,请同学们尝试分组为分别为四个电影片段配乐,组长上台展示,学生互评自评。此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乐中学、从做中学”。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更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审美观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契机。最后一个环节,是“唱响青春,感受梦想”,全班同学配合影片的片段,演唱《老男孩》主题曲,这个环节即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又紧扣着本课主题,加深了学生对电影音乐的理解。在一片愉快热烈的歌声、本节课圆满落下了帷幕。
精心的课前准备 良好的课后反响
要上这样一节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音乐课,教师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教学素材的选择,本课题选自上教版高中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八单元《如梦似幻影视风采》,但教材中的影片都过于陈旧,为了找到经典与时代相结合的优秀电影配乐作品,张春芳老师通过调查问卷、课堂交流、上网搜索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才确定了这三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随后就是对三部总长8小时的电影进行反复多次的音乐分析,有些段落反复看了几十遍,再将适合课堂的内容剪辑处理,旨在用很短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展现影片配乐的精华。
在理清教学素材后,如何教材中的知识点渗透到课程设计中,又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张春芳老师在有了初步的教学思路后,经过反复的修改、试教。将教案改了又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在备课期间,校带教李金花老师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建议,提出了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出不能把课堂当成课堂,而是学生的学堂。松江二中音乐组崔俠老师给予了张老师很多帮助。并亲自到城市科技学校听张春芳老师上课,又请张春芳在松江二中的高一班级试教本节课。通过这两次听课,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如怎样开展自然地导入环节,如何人提出有效的问题等。
课后,各位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区教研员周建秋老师对张春芳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张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设计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非常好。并称可以看出张老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非常了解、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将主要的知识点写在板书上。其他听课老师也对张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张春芳老师具有一位优秀教师的潜能和素质。望其再接再厉,不断学习,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中职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