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访人间“红楼”
2013年5月4日,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民进、明盟和农工等民主党派的13名成员寻访了位于上海青浦区淀山湖畔的仿古典园林“大观园”,这是大众工业学校各党派联合进行的一次“文化寻访”考察活动,意义深远。
上海大观园位于青浦区淀山湖景区,1979年开始兴建,1986年10月建成开放。园区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意境,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手法进行建造,占地135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大观楼、稻香村、秋爽斋、栊翠庵、体仁沐德、石舫等20余个大小景点。整座园林设计精湛,建筑宏伟,亭台楼阁,精雕细镂,古木翠竹,相衬成趣,兼具皇家园林气派和江南园林秀丽的风格。室内的家具陈设乃至匾额楹联、一草一木,均根据《红楼梦》里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布置而成,有的豪华富贵,有的端庄古朴,有的器具属罕见珍品古物。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即是“太虚幻境”的大牌坊,这四字道尽了曹雪芹欲说还休的纠结心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疑真疑幻!金陵有个贾(假)宝玉,江南又有个甄(真)宝玉,一时是那无材补天的通灵顽石,一时又是那每天为绛珠草浇灌的神瑛侍者。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省亲别墅,元春省亲主要歇足的地方。有大观楼、体仁沐德和丹凤榭三处。斜阳下显得庄严肃穆,从这可以看出当年贾家的繁华富贵,真所谓“烈火烹油,繁华似锦”!连见惯大场面的皇帝妃嫔元春都不禁连连点头叹息。潇湘馆的一组建筑巧妙地和原来基地上农家留下的一片“哺鸡竹”竹林相结合,竹林和建筑互相辉映,增添了环境的幽静,符合林黛玉的性格。回廊、小桥错落于水旁、竹林间、雅丽闲静。
上海大观园的规模比北京的皇家园林小了许多,但比起苏州的私家园林显然又大许多。贾府的元春姑娘被选上皇妃,大观园是为迎接元妃回家探亲而建造的一座“省亲别墅”,这件事情和皇妃的身份使园子的布局从大门口到最北端的大观楼用一条中轴线来贯穿,但通过中心湖区轴线的处理,又有转折变化,湖北边的轴线更为对称,以主体建筑大观楼作对景,显示庄严的皇家气氛。湖南边的建筑则吸取江南园林传统的特色,用院落组成大小空间,组团式地分散布置,整个园子有园墙围合,成为内聚的园中园。
自开放以来,上海大观园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多万人次,并先后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国内外知名人士,深得各方赞赏。
这次“文化寻访”考察活动得到了学校党总支,特别是梁桦书记的支持和陆浩勤总支委员的关心,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党派工作,我们在感谢之余,要更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民进工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