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老师既要担当理论教学的老师,又要担当实践操作的师傅,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天津市,一支“双师型”的职业教师队伍是这样打磨出来的:
2006年,天津市专门出台文件,要求从当年起,凡职业院校新招录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拟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在入职的第一年全部派送到相关企业进行企业一线的实践锻炼,熟悉与相关专业紧密联系的生产、工艺过程,熟悉企业活动,掌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先进文化,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今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和专业技能基础。对派出教师的学校,市教委提供财力上的支持,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政策出台后,培训企业的选择成为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于是,如何遴选教师培训企业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各职业院校锁定了那些行业的领军企业,由于天津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有着依靠行业办学的优势,被选定的企业非常愿意承担这项工作。“搞定”这件事,可以说这项政策的执行就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商量着如何将这些“新人”打磨成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共同确定了教师的实践环节与环境,企业为教师配备岗位负责人,即专门的辅导教师或师傅。教师在企业培训1年期内,需在不同岗位进行轮训,每个岗位培训不少于一个月,由这些岗位负责人根据受训人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工作表现,做出写实性鉴定;培训一年期满,由企业进行较全面的考核与鉴定。
为了随时掌握新教师在企业培训的状态,各职业院校要按时向市教委通报教师培训情况,同时,市教委启动督察机制,采取抽查、走访企业、院校调研等方式对新教师在企业的一年实践情况进行监控。另外,各职业院校还通过这一契机,主动为企业服务,在服务中赢得支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新教师实践考核档案,记录他们为企业服务的经历和成长轨迹,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天津市还广开渠道,积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急需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对这些人才,市教委为他们提供全市统一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另外,各职业院校采取校内跟师傅、多层次说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让他们迅速成长为实践与理论兼长的“双师型”教师。
对于那些已经具备“双师”能力的教师,天津市实施了“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制度,他们在企业实践所发生的费用,采取政府补贴、学校和个人分担的办法,调动了学校和教师下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教师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中了解专业前沿技术,提升科研开发的能力。
可以说,层次分明的政策让天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迅速增长起来。不过,他们并没有满足,提出‘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生师比达到16: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高等职业院校达到80%、中等职业学校达到60%;聘请2500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职业院校专职、兼职教师比例逐步达到1:1”的奋斗目标,从而在天津建立起一支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有职教特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