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教研工作信息一则
2013/5/2

诗情画意识荔枝  噙香蕴秀共评课


    ——记我校新教师段亮晶《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


                                                               城市科技


为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松江区教育局对2012届新教师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在教育教学第一阵线方面,尤为重视。2013423,我校电气信息部新进语老师段亮晶在2号楼503教室讲授了一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课程,向区教师进修学院、区级指导老师、学校新教师考核小组以及专业部汇报。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上课伊始,有两则谜语就吸引了听课老师和全体同学的注意力。“最近,我恰好得了两则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一则是这样的:‘外面一层红帐子,中间一个白胖子,里面有个黑小子’,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另外一则要文艺一些,‘关羽,刘备,张飞,三结义’,依旧打一水果。”谜语一抛出来,课堂气氛顿时非常活跃,同学们马上就七嘴八舌地猜了起来。第一则谜语非常通俗易懂,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稍加思考,就响亮地给出了答案——“荔枝”!第二则谜语相对有点难,但是在第一则谜语的启发下,大家很快也发现了,这则谜语的谜底还是荔枝!一个谜底,两种谜面,不同风格,一俗一雅,于是段老师顺势进入正式授课:“刚刚我们一起雅俗共赏猜荔枝,接下来,我们将跟随贾祖璋一起诗情画意识荔枝。”衔接流畅自然,语言精炼诗意。课程虽尚未开始正式讲授,一股清新怡人的诗情画意已经扑面而来,学生的兴趣也自然而然被调动了起来。


 


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堂好课应该是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愿意热切参与的课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概括能力,老师精心设计了10道抢答题,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抢答活动。除了有奖抢答的形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老师的授课语言也紧跟潮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如要提醒学生注意看题时,她说:“要小心了,接下来的题目可能会有坑,不挖坑就不是老师了,你们懂的。”一句意味深长的“你们懂的”不只让学生笑了起来,老师们也忍俊不禁。又比如肯定学生的正确回答时,老师甚至插入了广告语:“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的学习了!”语言的活泼幽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授课即将结束时,老师的作业布置也颇见心思,她精心挑选了描写另外一种水果的诗句,使其与“南州六月荔枝丹”形成工整的对偶,先不把这种水果说出来,而是让学生猜!学生们百猜而不着,吊足了学生胃口之后才抛出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西域三秋葡萄紫,南州六月荔枝丹”,让学生为这种工整妥帖的对仗而叹服。既顺理成章地引出作业布置,又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又一次对学生进行诗情画意地熏陶。


大设计,小细节,处处可见教师备课的用心和功力;教师问语,学生答话,时时能出妙语佳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处处精彩处处响。


 


噙香蕴秀共评课


课后,松江区周建秋、沈爱池两位教研员,松江二中李潇、殷莉莉两位带教老师,城市科技学校语文组教研组长朱引芳老师对这次课进行了评课。


周建秋、沈爱池两位教研员对本节课给予了肯定,认为本堂课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过程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抢答环节设置合理新颖,既符合中职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又能帮助学生概括、提炼信息;教师本身展示出来的素质相当优秀,教学语言流畅自如,并且饱含诗意。松江二中的语文带教老师李潇也认为老师选择《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种迎难而上,“《南州六月荔枝丹》其实是一篇比较难上好的课,小老师严格根据授课计划来,并不因为是公开课而改变授课计划,这一点值得赞扬,并且,我认为她把一节比较难上好的课上好了,整堂课听下来思路清晰、课堂活跃、重点落实很好,这就是她的成功之处,也是一年实习成长的见证。”作为区语文首席教师,老师在赞美的同时,也指出了本节课尚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有‘三语’,‘琅琅书声’,你有的;‘大声发言’,做得很好;但还少了‘窃窃私语’,即让他们小组讨论。”“三语”的总结是老师多年授课经验的精华,让老师受益匪浅。语文组组长朱引芳老师则善意地提醒我们的新教师,在提问时要严格把握这篇文章是说明文,避免提问:“本段描写了什么”而应该要改成“本段介绍了什么”,教研员也提醒在做小结的时候,最好对本节课的上课重点再一次复习,以便让学生加深印象。各位评课老师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语言凝练精要,是新教师成长不可多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