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大众工业:校本教材工作信息一则
2013/10/24

研讨出“火花”  “碰撞”迎结题


——记《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校本管理策略研究》课题组召开研讨会


20131023中午,我校高康校长领衔承担的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校本管理策略研究》召开课题研讨会,课题组成员黄巍、付磊、彭茂清,以及教研处实习研究生谢俊华参加了研讨。该课题二年的研究周期即将过去,如何更好地完成课题结题,是本次研讨的主题。


教研处主任黄巍首先向课题组简要介绍了该课题结题汇报的七部分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问题调研与分析、校本管理策略、成效、反思。在研讨环节中,高康校长、付磊副校长等畅谈了自己对这一活动的看法,包括发现的问题、以及设想的对策。高康校长强调,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这是一个职业教育中的一个主流话题,同时还是发展性的问题,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策略,这是该课题的背景。文本要紧扣题目,落脚点落在“校本管理策略”,包括顶层设计、遇到的困惑、体制机制建设等。他也谈到在企业走访中的发现: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对同一问题的回答不一样,说明行业企业的相关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规范,因此学校在选择教师实践的企业时要注意匹配度、适恰性。另外,建议增加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评价”,包括过程评价、绩效评价。在成效部分增加对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模式总结、以及对教师下企业实践内涵的拓宽,包括从单一到全体的覆盖面、从随意到分层次的岗位安排、匹配岗位的层级分类等。付磊副校长也认为,可以允许多形式地开展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可以是广义的“企业”,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管理。


校本课题来源实践,也要服务于实践。高康校长叮嘱付磊副校长、教研处黄巍主任,学校要腾出时间与人手,把教师下企业实践这一项活动继续做好做实,不断实践,不断创新。课题研究的好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外在动力推动学校研究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探讨问题的解决。


尽管此次研讨的时间不长,但以高校长为代表的课题组成员不断闪现“火花”,为课题的研究开阔了思路,研讨的效率可圈可点。课题组将进一步完善文本,迎接最后的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