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船技校:注入信息新技术,改革教学新方法
文/章泓
——记《信息技术在船舶电气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开题仪式
文/上海船厂技工学校 电气技术专业组 章 泓 2013-11-10
2013年11月8日下午2:00,在上海船厂技工学校1#教学楼3楼会议室隆重地举行了《信息技术在船舶电气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开题仪式,参加对象由专家组、校党政领导、项目组成员和校内其他教研组的教师。整个开题报告议程分为立项经过和相关背景介绍、项目开题报告、专家组成员评述和校领导寄语四个部分。
重点专业担当重点项目开发——义不容辞
船舶电气专业是上海船厂技工学校于2011年立项申报建设的市级重点专业,上海船厂技工学校领导结合2013年市教委23号文的指示精神,综合审视校内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一致认为重点专业组承担重点项目开发有助于提高专业组的含金量,决定将电气技术专业组陈晶莹老师所开发的信息技术与技能鉴定考试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以书面的形式于2013年5月向市教委申报,经过陈晶莹老师的精心准备及答辩,于2013年6月被市教委立项批准,作为市教委31个立项项目中脱颖而出的9个重点项目之一。
青年教师勇挑重担——义无反顾
2011年入校的陈晶莹老师,在大学期间学的是自动化专业,还在学生期间就曾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等殊荣,入职于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后,他目睹专业组的现有教学后,主动提出将其本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电气技术专业组的技能鉴定考试之中,陈晶莹老师除了担任日常电子技术教学外,潜心于教学软件的应用研究。他自己在项目开题仪式上说道:通过对船舶行业电工教学及技能鉴定中的应用分析发现,船舶电气专业教学中目前所存在的缺点是信息技术应用得较少,还停留在传统的实训模式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此次兼用ZIGBEE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仿真技术而开发的智能考评系统,并由此建立起来的电气智能化实训平台,其目的在于通过数字化模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传递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且实现微处理器利用预先设定的题库随机出题,自动评分系统科学评分,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真正有效地做到学习的客观公正性及教学管理的透明度。
各路专家精心点拨——意味深长
与会的专家纷纷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沪东高级技工学校任国琳老师阐述道此次看到了上船技校教学后继有人且年轻有为,可以想见该校今后发展诱人的前景。陈晶莹老师此次所开发的被市教委认定为重点项目(利用无线网络嵌入式技术)填补了传统教学的空白,且该项目使用的方法有创新,优化了教学管理模式,任国琳老师继而建议:希望该项目能兼顾到全校的覆盖面,及无线网的可扩展性。来自于浦东教育局职成教处的陈国富老师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和中职教育的核心——师资、课程、实训对陈晶莹老师所开发的项目予以了高度的评价,提高了教育的内涵,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项目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的管理机制、推动机制、教师岗位成才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作为上海市教学重点项目开发的成功。来自于江南技工学校的吴荣宝老师提出,希望在该项目中能显示设备电气故障的直观性,以使船舶电气设备专攻一项,并能举一反三,借以推广。而作为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船舶技术开发所电气室主任许捷工程师则评价到鉴于海工锚机恒张力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项目的开发要具有前瞻性。
校长殷切寄语——意义深远
最后东道主王碧矞校长坦言道:此次开展的《信息技术在船舶电气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开题仪式意义深远,从担当教学和教科研师资队伍来说,由电气技术专业组青年教师陈晶莹老师领衔担当项目的科研开发突破了目前学校教学师资发展的瓶颈,中职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并不是仅仅比拼硬件设备,更注重的是校园软实力,因此对于陈晶莹老师此次担当的项目开发学校将在经费和人力上予以全力支持。王校长同时建议道项目开发不能闭门造车,要更多地向兄弟学校切磋咨询,要在中船系统学校内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他也希望学校老中青教师齐心协力,衷心希望在项目的结题仪式上能将今天会议上与会专家和教师所提供的金点子能一一予以落实。
开题仪式于下午4点落下了帷幕,但整个仪式的气氛耐人回味,就如同王碧矞校长在结束语中所一语中的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将以此为契机,齐头并进,发挥团队互补优势,掌握信息新技术,改革教学新方法,努力为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美好的未来发挥出每一个人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