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商业会计:专业标准工作信息一则
2013/11/22

商业会计:财会教学部召开全国中职校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讨论会


 


20131114上午10点,在3号楼606财会教学部组织召开了全国中职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讨论会。陈强副校长、教学部洪李萍、王玮、龚如彦、包智伟、黄兵、刘舒叶、徐欣等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讨论会旨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能更精准地体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使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设置能更好地体现出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特色,又能贴合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体的需求。


讨论中大家就课程设置和课程内涵踊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黄兵老师认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需要将教学方法、手段的信息化与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结合起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以任务为导向,辅以信息化的手段来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需要利用各种财务软件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王玮和刘舒叶两位老师都提出是否可以通过设置简单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程来培养学生对财务信息系统的逻辑敏感度;包智伟老师罗列了现有软件模块的便捷之处和缺陷,让大家了解了需要跟进和关注的问题;洪李萍老师建议可以将课程名称设置得更为准确,并提出了手工账操作的重要性以及综合实训课程设置需要改进的地方;龚如彦老师建议可以向各个财务软件公司收集不同财务软件的教学版,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接触不同的财务软件;吴浩伟老师因有课没有参加本次讨论,但事先通过邮件方式发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陈强副校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他非常认同“教学内容信息化”这一理念,同时认为可以将简单的计算机编程知识融入《财务软件应用与维护》这门课。针对《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他认为在有限的课时之下,是教授基本原理还是教授实际操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讨论会的交流,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并一致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置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财务软件来拓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扩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