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职业教育的“春天里”
——我校召开2012年度校企合作联谊会
新桥职校
曾经有位企业家无限感慨,我可以花大价钱请人设计世界一流的产品模具,却没有办法找到许多能够将模具变成可以与国际先进技术与产品相抗衡的技术工人。中国的发展需要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有一个关键点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2012年9月,上海市16部门下发《关于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的意见》,对校企合作作具体布置,我们似乎从中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个蓬勃春天。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1月19日下午,我校在新晖大酒店隆重召开2012年度校企合作联谊会。松江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张金其、副科长陈雷及我校党支部书记王海柱、副校长沈强妹、唐根川及相关科室领导出席会议。延峰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斯必能通讯器材(上海)有限公司、704研究所等10家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代表参加本次联谊会。王海柱书记在欢迎词中明确,本次联谊会的宗旨是听取企业的需求和建议,探讨校企深度合作。沈强妹副校长具体介绍了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企业领导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反馈了我校毕业生情况及校企合作建议。
开通零距离上岗“直通车”
谈到为什么青睐我校毕业生,企业领导们在交流中普遍认同我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强,基本素质和技能都能达到企业的需求,走上工作岗位也能很快进入角色。随着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越来越紧密,“订单式培养”已经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开通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直通车。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更早的进行职业规划,树立职业目标,学校每年开展“我与企业零距离”活动。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活动已不再是即将去实习学生的专场,而是全校师生的活动,从新生到老生,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所有师生都进入企业参观访问,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
为了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成立了延峰伟世通校企合作冠名班,并邀请了延峰伟世通的7名讲师到学校进行上课;组织“伟世通”班学生开展学习企业文化的各项主题活动;与伟世通公司联合举办了第15届延锋伟世通奖学金颁奖仪式,代琴等10位优秀同学获得奖学金。冠名班学生既完成了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又接受了企业的相关培训,到企业后直接上岗。
为了实现教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在今年暑期安排7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依托行业、企业,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训练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学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结合。学校还将继续完善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制度,使更多的教师走进企业。
打造高技能人才“生产线”
交流中企业领导纷纷肯定我校在培训企业员工中取得的成绩,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2012年学校总培训人数为2162人,职业资格培训1503人。新桥职业培训中心被评为上海市A级培训机构,上海市第17职业技能鉴定所被评为B级鉴定所。
学校走进企业,校企联动,不断深入拓展合作项目。在上海延峰伟世通公司成立机电一体化校企合作班级。与有关镇、街道社保部门及企业配合,为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进企业培训,使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上海交大南洋铸造有限公司、上海复盛有限公司、上海锐奇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机电产品装配人员培训;为上海元豪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了电子元件生产流水线操作等专业的岗位培训;为比亚迪公司员工开展了维修电工初级培训等。
后记
虽然校企合作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二是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三是如何使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受益。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一种法律有规定、执行有规范、政府有责任、企业有需求、学校有要求、学生有追求,既有动力压力,更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职业教育期盼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