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3/1/31
新桥职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校基础文科组获校文明组室

     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组室文明氛围,离不开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共识,更离不开老师们执着投身教育教学研究,提升业务能力的钻研。基础文科组通过优化校本教研,促进组室文明建设,被授予2012年度校文明组室。

点燃心中火炬

     随着学校发展目标由硬件建设向内涵发展转变,对教研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教研组建设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文科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研促教?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应该能主动及时地发现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善于策划组织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促进团队成员的集体进步。这正如一把火炬,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

     为加强教研组建设,学校积极请专家来校进行辅导,培训,专题讲座等。但要使我校文化课紧跟中职教育的步伐,被动接受,坐等,或者仅仅埋头苦干是不行的。我们还需要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践。以“课改”为核心,将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坚持研以致用的原则,以科研成果指导课改实践。

     校本教研活动,正是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内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而教研活动正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文科组组积极探索,不断优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效。

燃起星星之火

     静静的小会场,多媒体屏幕上是清晰的教研主题,提醒与会者正在教研活动。老师们一个接一个轮流读着手中的稿子,没有太多交流,没有碰撞的火花,只有倾听后似有所悟。再总结一下,评点一下,活动结束。教研,如果例行公事,收效甚微,只是应付完成工作,并无真正有效的研讨,如何改变这种走过场式的教研活动,文科组立足教师自身需求开展教研。

    从教研主题的选择入手。找准真问题,在确定教研主题之前,组内教师共同商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大家各自提出教学中的困惑,或者心得体会,或者反思。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商讨出一个最具共性的主题,正所谓群策群力。每位老师的星星之火,照亮教研的主题方向。如在举行“要预设,更要生成”这一教研活动之前,大家围坐一起交流了很久,也提出了好几个题目。再经过筛选确定题目。然后大家再分头准备,整理平时累积的相关资料。因为选题来自老师,具有共性,可研讨性。所以最后的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也觉得颇有收获。

    教研活动要基于策划。有时大家就某一主题都很有想法。但也不能拿来就用,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研活动呈现本身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活动现场是否热烈,活动是否具有高质量,是否有思想碰撞的火花,是否能让参与老师有更多收获,并不是现场能活动出来的,而是要做好前期策划。一个大家都想要探讨的主题,如果没有策划组织好,只会杂乱的呈现堆积。正如再美味可口的菜,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堆上来,也会让人倒胃口。因此,前期准备是重中之重,准备的过程就是教研的过程。如在开展“贴近学生原则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题教研之前,组内每位老师认真准备,开展公开课教学。大家在各自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这一系列工作之后,各自结合日常教学,对教研主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同时,对不同班级的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并把问卷结果数据以柱形图的形式反馈给组内教师,让大家在教研时更有针对性。教研活动现场,邀请学生参与教研活动,让他们也来谈谈听老师上课的感受,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让教研活动也更贴近学生,真正实现“贴近学生”这一主题。通过这一教研活动,老师们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相互分享了实用有效的,或是失败的教学设计。教研活动结束了,但老师们带着活动的收获,投入教学,把所思所得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正是教研活动所期望达成的。

    确保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研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思考、总结、交流的过程。自始至终,活动的主题是全体参与的老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是活动的主人。”让教研活动突出教师才华展示的平台作用。因此,组室在开展“要预设,更要生成”主题教研活动之前,每位老师都开了一节公开课。然后,针对公开课中的预设和生成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活动中现场交流。每一位老师都有许多成功的和不成功的预设和生成,都是生动鲜活的实例。教师们的教学实例都让人大有所悟,因为老师们自己就是活动的主人,都亲身参与了活动的全部过程。所有的想法都了然于胸,灵感都在迸发碰撞。

    做好教研活动的大构思,小分散。教研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整体的构思布局。要有一个统领的框架,教研活动才不至于信马由缰,松松散散。但具体研讨,还是需要进行小分散来加强针对性。如在准备公开课教学《乡土情结》时,开展了组内集体备课,并作为一次主题研讨活动“假如我来设计《乡土情结》”。准备阶段,在开课老师试讲,组内老师在听课、磨课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就导入设计,活动设计,小结设计或者作业设计等不同的方面谈自己的设计思路。没有限定具体哪个环节,大家就自己最有信心最有心得的部分拿出来交流,在已有课的基础上加以优化。活动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想法冒出来,也有一些不成熟的设计被推翻。大家充分感受到教学设计修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活动结束了,大家似乎都上了一遍公开课。课的设计也更清晰,更合理。

燎原教育沃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迸发出的星星之火,汇集起来,即成了燎原之势,丰富提升了教研,热情了这片职业教育沃土。本学期,文科组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研讨后《优化中职文化课教学评价》这一课题终于面临结题。英语、语文、德育三个学科分别在优化评价这一领域深入的学习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文化课教学质效”的教研主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活动也好,课题研究也好,大家都将把研讨应用于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育教学,创建文明组室,展现老师们的风采,这是文科组每位老师的不懈追求。教学中孜孜以求,学校各项活动中也少不了文科组成员活跃的身影。

     经典诵读会上“就是那一只蟋蟀”让全场师生经历一次听的享受;而“上海印象”则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上海市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星光计划、中学生时政比赛等活动,无不有文科组的老师耐心辅导学生的身影,在她们认真执着的付出下,学生一次次捧回奖杯。

     全组老师群策群力,因为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愿是学校教学这块沃土上的点点星光,释放出最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