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在星光的召唤下前行
——写我校校园广播电视台二周年之际
城市科技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新年的钟声悠然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而我校的影音社团即校园广播电视台也从稚嫩走向成熟,迎来了二周岁的生日,也走过了二周年的光辉历程。回望这两年来我校校园广播电视事业的得失成败,感慨万千,也倍觉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光荣的幸福之路。目前,上海市第五届“星光计划”又在如火如荼地进展当中,我校影音社团的30多名小社员也在星光的召唤之下砥砺前行,向新的光荣殿堂进发。
影音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广播电视对于传播先进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营造主流的文化氛围等方面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因此其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追溯起我校校园广播电视原先的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 2010年10月,我校的师生参加了上海市中职影视协会主办的“影视教育师生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学到了写作、演讲和影视制作方面的基础知识,也看到了别的兄弟学校在校园广播电视方面的优异成绩,所以当时参加影视培训的一干人马决心要成立城市科技学校自己的校园广播电视台,于是影音社团应运而生。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定格于“校园直通车、校园启明星、文学星空”等栏目的第一期校园广播站节目和“校园新闻、专题报道和MTV”等栏目的第一期校园电视台节目准时于2010年底顺利播出了,也让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多了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两年来,我校的校园广播站累计制作了超过40期的广播站节目和15期的校园电视台节目,也为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上海市“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校“红五月”歌会、12·9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制作了大量的视频作品,也自编自演原创了大量的影视DV作品,大大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欢迎。
影音 培育了大批播音影视人才
广播电视兼容文学、演讲、戏剧、舞蹈、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精华于一身,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两年来,我校从事校园广播电视事业的师生团队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进步和成长,渐渐由稚嫩走向了成熟。一方面,2010年起,我校校园广播电视的主创人员在指导老师潘松老师的带领下连续参加了两期的上海市“影视教育师生骨干培训班”的培训,陆续从郑洁、石一萍、陈家骏等上海的知名影视大家那里学到“怎样做好演讲”、“影视欣赏与与影评写作”、“影视活动策划与交流”、“摄影摄像的艺术构思与技巧”等众多的广播电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我校校园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我校的校园广播电视台也特别注重开拓和创新,根据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不断更新校园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类型和内容,做到常变常新,让校园广播站“校园直通车、文学星空”等栏目目和校园电视台的“校园新闻、情景剧、专题报道、MTV”等栏目越做越精。也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两年来,影音社团为学校培育了李爽、沈逸峰、应磊、刘阳等大批的播音和影视人才。他们不仅活跃于学校的各类播音、主持舞台,也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演讲比赛、上海市“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DV作品比赛等项目上摘金夺银,成为校园文化线上颇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
影音 收获了丰硕甜蜜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两年来,影音社团在指导老师和广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累累硕果。除了每周定期制作、定期向同学们播出的校园校园广播电视节目之外,社团团员倾力制作的新生军训、红五月歌会、校运会、12·9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校园活动视频专题,也留住了同学们的精彩青春瞬间。同时,社团的李爽、沈一凡等社团的播音员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心绣未来”演讲比赛上连续斩获殊荣;李爽、沈逸峰等社团的播音员还在上海市第一届和第二届“璀璨星光”文化节上也均将三等奖收入囊中。另外,社团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也厚积薄发,制作的校园情景剧《我们的故事——青春字典》在“2011年影视骨干培训”上也从30多所学校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优秀作品奖”;制作的校园微电影《告别十七岁的夏天》也在上海市第二届“璀璨星光”文化节上荣获二等奖……也正是多日来的汗水和泪水凝结成了甜蜜的成果,化作了满天绚丽的彩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踏着一路歌声,一路荣耀,我校的影音社团又整装向着新一季的“星光计划”大赛进发了。我们坚信,我校的影音社团定能抓住时光飞翔的翅膀,燃烧勇于开拓的激情,在这个中职生的最高殿堂里幻化成蝶,迎来山花烂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