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净”教育学习记录
——公共基础组开展德育教研总结活动
上船技校 高丽娜
2011年3月至今,学校公共基础组在全校范围内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礼、净”教育的教研活动,这同时也是本学期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本学期的“礼、净”教育更是对一年级教育学习状态的总结、巩固和提高。“礼”就是礼貌、礼仪教育,这包括学生在社会上、家庭中和学校里各个方面的礼貌行为和礼仪学习;“净”的教育在班主任和班级学生的共同探讨和计划中,引申为“净”、“静”、“敬”、“竞”、“兢”、“精”等六个方面的内容,5月25日,公共基础教研组就该德育教研活动开展总结。
班级“礼、净”教育的目的:
通过持续的“礼、净”知识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强化,使“礼、净”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言行中。从学生每一天进入学校,见到老师、问候同学,升国旗、奏国歌、进教室、上操场、进饭厅、入礼堂等,在整个校园空间中进行“礼、净”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礼仪人格和礼貌行为习惯,使全体学生成为明礼、守礼、有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礼、净”教育的措施和手段:
1、重温一年级“校园礼貌礼仪”教育成果。礼貌礼仪教育是2703班贯彻始终的教育内容之一,从学生进校之初,班级里就开展了大量的礼貌礼仪教育、宣传活动,比如开学第一个月,主题班会“创和谐校园,建文明班级”;教室板报中,大量关于礼仪礼貌知识和行为的宣传图片、文章等,致力于建设“5S”班级;在宿舍管理中,根据文明礼仪行为的提示和要求,“打造品牌宿舍,贯彻5S标准”等。
2、文明礼仪标语的朗诵和学习。“整队、排队、集合做到快、静、齐!”、“校园道路靠右行,不追逐、不打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举手之劳,请把垃圾投入垃圾箱”、“个人素质高一分,校园环境亮十分”、“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同学要微笑”等,并在不断讲解这些文明礼仪要求的同时,让学生们对追求礼仪、追求整洁达成思想上的认同和共识。
3、连续召开“礼、净”教育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形式多样化,有老师的讲解和点评,有学生的发言和感想,有做游戏的方式“击鼓传花”,“举报”身边的文明礼仪“小卫士”等等,让“礼、净”教育和“礼、净”知识深入人心,贯彻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
4、班干部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自发的“礼、净”宣传和学习,同学们在宣传委员等班干部的带领下,通过了解关于礼貌、礼仪,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朗诵和阅读“礼、净”教育小故事,领悟其中的做人道理,并记录下学习感受和体会。(详见附表材料)
“礼、净”教育、学习效果:
1、“礼”。校园礼仪规范巩固和提高,同学们不断认识到,“班级形象,文明先行”。具体表现为对老师有礼貌,上课纪律好,遵守课堂礼仪;校园内对同学,对兄弟班级要礼让为主,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尊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共同建造和谐校园;两操期间,集中、散开要快、静、齐,争做文明礼仪“先锋”;创建文明寝室,包括住宿环境文明和住宿行为文明,积极响应和配合宿管老师的工作。
2、“净”。维护校园环境,从我做起。文明执勤岗,不折不扣完成任务。本学期文明执勤岗,本班连续执勤两个周,同学们没有任何怨言,按部就班完成了文明执勤岗的任务,文明执勤期间,保持校园文明礼仪和环境整洁。实习期间,保持实习工厂干净、整洁,每天认真打扫实习工厂一次;理论上课期间,保持教室环境“5S”管理,包干区“干净、整洁”,每天一打扫。
3、“静”。这一要求体现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实习工厂操作期间保持安静;操场上保持安静;宿舍内休息期间保持安静;校会课保持安静;外出活动乘车期间保持安静;楼道行走保持安静;餐厅就餐期间保持安静等。
4、“敬”。敬师,敬友,敬知识,敬技能,敬兄弟班级。我们的格言是:“敬人就等于敬自己”。
5、“竞”。“不断进取,永争第一”,这个内容是一年级工作的重点,二年级在保持、巩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成熟而理性地“竞争”。
6、“兢”。它包括同学们对学习、对人生的责任感,班干部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感,班级同学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特别是班干部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努力和态度,可以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来形容,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左右手”。
7、“精”。精益求精,这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应有的态度,也是学习技艺、提高技能的必要境界。这一要求应从校园走上社会,从现在持续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