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西南工程:春风情暖沪滇学子 爱心搭建友谊桥梁
2013/3/7

春风情暖沪滇学子  爱心搭建友谊桥梁


——记“同在蓝天下 爱心燃烧高原”行动


闵行支教临时党小组  西南工程学校


三月,是一个温暖的月份,不仅因为春回大地,还因为我们会自然而然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雷锋。自从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名字就永远写在春天里。 “一心向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一次次被赋予新的生命,但无论怎样表达,其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核心却始终不变。


今天,我们站在35的晨曦中,站在雪域高原的香格里拉,看到的是雷锋精神在高原生根发芽……


山那边芳草萋萋


3月是新学期的开始,是充满希望的季节。阳光从枝缝间重重地打在我们脸上。阳光打在我们脸上,寒冷袭上他们心头。他们,就是几千里外的一群孩子。他们,生长在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他们,一到冬天脸会绽放成高原红;他们,一到开学便会愁肠百结。


他们,是父母双亡,祖孙相依的藏族和玉龙;


他们,是自幼患眼疾,家里负债累累的和乡囝囝;


他们,是兄弟同娶一女,至今不知生父是谁的拉姆卓玛;


……


闵行支教组曾与他们促膝而坐,他们向支教组述说着自己的苦难与痛楚,面容平静如碧塔海的春水。生活的劳累,大部分的他们都明显瘦弱;加上强烈的高原日晒,使得他们的皮肤黑得像木炭。其实,他们的思想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如贫瘠的荒漠;他们像一朵朵格桑花尽情绽放。他们懂得感恩,他们会把自己种的桔子苹果洗净包好送到老师的桌上……半年的支教生活,党员们无数次被这些细节感动得眼眶湿润。感动之余,便是忧伤,而且这种忧伤与日俱增,马不停蹄。


让支教组震惊的是,短短半年时间,他们竟然走掉好几个!第一个离开的是一个名叫七林央宗的女孩,和劈柴一样细,和课桌一样高。好几次看见她趴在桌上抽泣。同学说她多病,没钱看。但后来,她请假的频率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终于有一天,课桌边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 第二个离开的是田志梅;一个比七林更瘦小的女生。 第三个是董火生,一个明显营养不良,手掌都能握住的小男生。好像多米诺骨牌,到后来支教组老师们有些恐惧。不知道初三毕业时,这个班级还会空出多少个座位。这些孩子的辍学,大多还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是孩子们不愿意读书吗?不是,支教组分明看到他们离去时不舍的眼神。让支教党员老师无法忘怀的是一位叫叶俏的傈僳族女孩,在辍学的前夕来流着泪对夏建军老师说:“老师,你把手伸出来,我给你写几个字。”过了一会,老师抽回手,上面写的是:“叶俏是您的学生,一辈子都是。”第二天,她的桌椅便空了,老师的心也空了。之后很长时间,支教组成员都不快乐。他们在心里发誓:下学期无论如何也要把叶俏拉回到教室,就凭她在老师手心上写的那句话。可是七林央宗呢?董火生呢?


很多时候,恍然间,党员们觉得他们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过往,而我们的现在就是他们的将来。我们和他们,一直在一起,须臾都没有离开。


我们彼此疼惜,因为我们同在蓝天下;我们彼此疼惜,因为我们共饮一江水;


我们彼此疼惜,因为我们心里有爱。因为有爱,我们互相顾念,相互扶持!


也许,我们曾被郭美美事件弄得心灰意冷;也许,我们曾被街头乞丐骗得一度晕头转向……但我们从来没有迷失,永远不会放弃。


三月,在这万象更新的时节。我们真诚地祝愿,祝愿阳光打在所有人脸上,温暖涌上每个人心头。这温暖,能驱散高原的苦寒,能融化冰川的雪水;这雪水,能汇成涓涓的溪流;这溪流,能催开遍野的春花;这春花,是香格里拉孩子们的笑靥。


马不停蹄的忧伤


如果不是闵行支教组的爱心接力,香三中和玉龙的继续深造高中梦想或许就此折翼;


如果不是爱心人士雪中送炭,和乡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家或许就此幸福不再……


在香格里拉过去半年的支教生涯中,让闵行支教临时党小组所有成员难忘的是:一些学生,为省十几块钱路费,半年才回一趟家;平时一日三餐买点白饭,蘸着自带辣酱下咽;甚至有部分学生双休日饱一顿饿一顿……


于是在参与香三中教育教学之余,闵行区支教组5名党员教师,马不停蹄翻越纳帕海、尼西乡、上江乡、金江镇、香格里拉开发区、虎跳峡镇、香格里拉大峡谷等,历程近460多公里,实地走访了16名特困学…… “千里土地,万古苍凉”,这是支教者对香格里拉的最真感受。党员们不会忘记,走访的那户贫困家庭。电灯就是家中唯一的电器,用四条方凳、一块木板搭构起来的就是床,再加上1张破旧的桌子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这就是他们家的全部…… 党员们不会忘记,上江乡木高村和玉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如今是70多岁的奶奶用孱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党员们不会忘记贫困生和乡为了替家里省钱还债,小男孩在校双休日经常不吃饭或是用8角钱买两个馒头,一个当早饭,一个当晚饭……


党员们更不会忘记家访中藏民手捧洁白的哈达、香浓的酥油茶,感谢他们的那份真诚……


爱心网牵桥搭线


实际的走访与调研,少数民族家中贫困让支教者们震撼。学校摇摇欲坠的桌椅,面目全非的黑板,坑坑洼洼的操场;还有我们的学生,只有一床一锅的家,寒冬腊月仍然单薄衣衫上课的孩子……这些电影里才出现的场景,如此真切的呈现在支教者们的眼前,让他们无法不震惊……回来后支教组立即召开了党小组会议,积极筹备在20133月把爱送给高原的“同在蓝天下 爱心燃烧高原”助学行动。委托闵行中学夏建军老师负责撰写倡议书,委托西南工程学校党员佘瑞老师撰写调研报告,委托金汇中学党员李艳秋老师负责整理家访纪实,委托交大二附中党员尹群老师负责整理影像资料。20131月由青少年活动中心党员李全忠老师负责建立“把爱献给了尊严” 的爱心网。 夏建军老师在爱心空间里写下了《感动》、《绿 意》等文章。他在《绿 意》一文里这样写,当双脚踏上这片土地,一种神秘感将我们包围。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山高、路陡、谷深、云飘、气喘……12月的香格里拉早已是零下18度了,寒风怒吼……在香格里拉第三中学,我们竟然看见一个学生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在寒风中,询问得知他家穷没钱买御寒衣服,他的鞋子早已破裂了,脚趾头裸露在外面……愕然,然后一阵心酸,我们忽然有想哭的感觉……5党员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后,都积极募集……


很快,这个爱心空间就引起了朋友们的关注。20132月,网友先生就给李全忠老师送来爱心善款6000多元。老师第一时间把这些善款加上自己女儿捐的500元一起给了贫困生王娇丽、杨志森等。党员佘瑞老师也积极搭线牵桥一对一帮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孙晓杨在听了母亲吴蓉蓉老师“把爱送给高原”的云南贫困生故事后,当即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生活费2000元一对一资助了和玉龙和七尚芙,因为他也曾经支教过云南,深知藏民的清苦,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西南工程学校的袁晓莲老师看了爱心网高原特困生的调研报告后,拿出了1500元,捐助了20件崭新衣服,委托佘老师带给了贫困生和乡、叶娇。不仅如此袁晓莲老师还积极发动自己朋友李建军、徐新强各捐了1500元资助了和晓江、叶娇等……2013227,佘老师带着同事、好友们沉甸甸的衣物和善款再一次的来到高原。他以最快速度给了这些最需要的同学。和玉龙和七尚芙同学眼含泪水接过了资助金,因为就是这2000元善款才不让他们失学……叶娇父母含着眼泪感激的给徐新强先生挂了个电话,感谢上海的好心人……


看着几个孩子和家长微笑的脸庞,党员李艳秋老师又一次的在爱心网上写道,用殷殷的爱心,热情的双手,滋润那些大山里那群渴望上学的孩子的心田,我们也感到幸福,这是在给自己积德……


真诚让高原感动


201336中午,香格里拉第三中学的16名学生,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早早的来到了学校的政教处,他们脸上舒心的微笑告诉大家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他们即将成为闵行支教组把爱送给高原“同在蓝天下 爱心燃烧高原”助学行动的第一批受益者。捐助仪式上,佘瑞龙老师代表闵行支教组的5位教师,对第一批受资助的学生提出了希望,他说本次资助活动是爱心人士个人捐助的一对一资助,其实我们5位支教老师的各自上海单位此时此刻也在积极为我们藏家贫困生募捐着,春风行动还在继续。我们同在蓝天下,沪滇本一家。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品德来回报资助者,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同时在发言中还呼吁:“这次行动不是结束,而是一次开始” 。在《感恩的心》、《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及《怒放的生命》音乐声中,16位学生接受了闵行支教组教师的经济资助。有好几位学生掉下了眼泪,他们有很多落泪的理由,为自己的境遇,为家人的不幸,为命运的不公。但今天她们流下的是激动、感恩的眼泪,为上海人的那份善心。


 “当我接到大哥哥孙晓杨的捐款时我很难过,因为他自己还在读书,为了我们,他把节省的伙食费也捐了……”孤儿叶玉龙激动的向我们坦露。


“我长大了也要像上海的叔叔、阿姨们那样去做一名奉献爱心的使者,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受援学生代表叶娇的发言是最有力的证明。


涓涓细流汇江海


三月有太多的感动。事实证明爱心是涓涓细流汇江海,是一颗可以开花结果的幼苗,是一种可以传递燃烧的火炬。党员佘瑞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的一幕。2013225,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12商日班洋溢着节日的幸福。同学们在班主任许向阳和党员老师袁晓莲的发动下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第三中学募捐了51套崭新的衣服和书籍等学习生活用品,还带去了全班同学29封亲笔信。香格里拉第三中学位于海拔3600的雪域高原上,同学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奔走在求学路上。西南工程学校12商日班的同学们为了让九年级8班的48位同学穿上温暖的御寒衣服,同学们你一件我一件把自己最好的礼物、衣服献了出来。不仅如此他们还精心挑选、洗净、打包、归整……班主任许向阳老师说,在全国掀起学雷锋活动的背景下,学校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措施,切实开展学习雷锋实践活动,我们12商日班今天“践行雷锋精神,把爱心送上高原”,就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典范。党员袁晓莲老师也对同学们的募捐、结对表示充分肯定,她说我们的行动是对雪域高原同学们艰难求学的敬意,也希望本次捐赠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质的困难……


36,佘老师把同学们沉甸甸的礼物和祝福送给了香三中九年级8班,搓成了西南与香三中的班班结对。


同学们穿上上海同学的新衣服,读着上海同学的信,激动不已。


叶娇同学说,其实当我拿到上海12商日班同学的衣服时很感动,因为他们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很尊重我们……


践行雷锋精神,把爱心送上高原,这是雷锋精神的新时代驱动力。她必将使这个春天更加美丽。


正如佘瑞老师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小花,而爱心是涓涓细流滋养着幼苗,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就一定能开出生命的娇艳,每群孩子都是一簇花朵,只要你我也融入其中,就一定能迎来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