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信息互动平台 架设家校互动桥梁
——我校着手校园短信发送平台的培训工作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案例一
李老师是我校某班级的班主任。除了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外,还隔三岔五通过电话、手机或短信与学生的家长联系,适时汇报学生的进展和过失;每2个月还要抽空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一个学期还要举行一次家长会;家长也经常向老师查询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繁重而琐碎的工作导致李老师不堪负荷。
案例二
我校某学生的家长陈先生觉得他的儿子小新最近回到家整天闷闷不乐。问他原因,他又不说。于是陈先生就通过手机短信向班主任问询小新在校的信息,发现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儿子最近一次考试不及格。陈先生明白了个中缘由,便又通过短信咨询了小新班主任的意见,根据建议对他进行了针对性辅导,终于让小新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但手机输入短信的低效和耗时让家长和老师都苦恼不已。
透过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了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由于家长、老师工作繁忙,传统的家访、家长会沟通方式受到了制约,电话沟通也受到相互时间是否合适的限制,家长、学校之间一直难以找到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样寻找到一种通过网络、可以涵盖移动、联通、电信等各类用户的短信发送平台,则可以弥补管理层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和家长间沟通成本高、信息传达不及时的问题。
先期试用 功效卓著
我校为加快学校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建立新型的教育交互关系,特地于09年初引进了短信发送平台,并先行在教职工范围内试用。一年下来,校方通过该平台向教职工发送了大量的工作通知、节日慰问、政策宣传等信息,其即时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深受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亲睐。例如,本人作为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当节日里收到学校领导的一条饱含关爱深情的慰问短信时,内心里充满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深切体味到了城市科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正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如今倡导人性化和注重民生的社会大环境里,一条小小的短信恰恰能体现校方领导对师情的体恤,也映衬了城市科技这个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城市科技学校近300名教职工,每个人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共同创造了学校今日的辉煌,我想,如果没有短信发送平台的协助,校长要想通过手机同时表达对每个人的关爱问候之情又如何能够实现得了呢?再延伸到全校3000多名在校生就更不敢想象了。推广到工作层面来说,也正是有了这个信息交互平台的协助,才让这一年来的政行令通变得更加得方便快捷,也让全校上下觉得有继续把这个平台推广到全体学生和其家长的必要性。
置身于21世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我校历来也十分重视信息的交流和畅通工作。除了每位教师人手配备了工作电脑、申请了高达20G的高速宽带之外,校方于2009年6月又出资给每位教职工配备了中国电信的工作手机,拥有长达3000多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也正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但是,由于教师平时工作繁忙,很少能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手机或手机短信来和为数众多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这也成了师生交流和家校互动之间的一个瓶颈。于是,我校应时所需,决定把已在教职工中获得良好试用效果的短信发送平台推广到全体学生和家长层面上。
家校互动 共发展谋
5月21日下午2:00,和风煦日,在城市科技学校27号楼4楼的会议室里,全校70多名班主任和来自各大专业部的教职工济济一堂,共同来参加关于短信群发平台系统的培训。培训员表示,短信群发平台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沟通桥梁,极大的促进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任何一名家长无论身处国内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查询和接收到子女所在校的状态信息,诸如:考试安排、学生表现、班主任评语、成绩、考勤等等。同时 该平台也具有四大优势:一、对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况,与老师便捷沟通、快速改进教育方法,解决与学校的及时沟通问题。二、 对学生:有助于及时了解学校政策并接收教师发布的重要紧急信息,并及时了解自己、学校、班级、其它同学的各方面情况,及时改进不足,这样就营造了一个激励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融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三、 对学校:建立了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加强了家校沟通,为德育创新寻找到了方法,提升了学校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水平。四、对教师:减轻了工作量,可以投入更多精力从事教研及管理,减低沟通成本,改进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
会后,各位参与培训的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难抑心中的激动之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收获。有的老师说:“身为班主任,以前深受与学生及其家长的联系之苦。现在学生和家长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短信发送平台的引入,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校园整体管理效率,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沟通距离。”也有的老师说: “提及家长会,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厌倦和恐慌心理,很多家长也不支持这种传统做法。过去对较差生的教育是请家长来,家长需要大老远跑来,家长学生都十分反感,收不到好的效果。现在用留言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研究教育方法效果很好。”还有的老师说:“有了短信发送平台,家长就能够每天方便地和老师联系,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功课,了解怎么和老师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这样就实现了家校共建,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校学生科、六大专业部已经把全校200多名教职工、3000多名学生极其家长的学生信息全部导入了短信发送平台,家校互动、信息互通的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相信,有了短信发送平台这个现代通信技术的助力,一定能在学校、家长、老师、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一定能如虎添翼,迸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