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二轻校:我校开展都江堰学生毕业回访活动
2012/10/18
无尽关爱无尽情

——二轻校开展都江堰学生毕业回访活动

校长办公室  梁进学

     国庆假期中间,由副校长金照尔、陆丽敏和校长助理倪虹带队,学校部分老师到四川都江堰市,开展了都江堰学生毕业回访系列活动:召开了都江堰学生毕业回访会,走访了部分同学,了解了部分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并由几名同学做向导,参观了“五·一二”震灾遗址,实地考察了在上海市援建下都江堰灾后重建发展情况。

我们去看看?

     都江堰学生离校已经两年了,两年里,上海和都江堰之间有了无尽的牵挂。周末和下班时间,几位班主任老师、学生科老师常常被遥远的长途电话“打扰”。

     “霍老师吗?我是黄小凤。您最近身体还好吧?学校有没有啥变化?我最近工作还不错……”

     “张老师,我是马婷。听说您退休了。假期有没有出去走走看看,要不来我们都江堰看看吧?我们这里空气清新,水好,挺适合您来的。”

    “宗妈妈,我是龙再奇。最近换了家公司,想和你聊聊,听听您的建议。”

    “刘大伯,我是董娅啊。我快要结婚了,你不是说要来祝贺的嘛,我告诉你啊,要是到了都江堰,就打我电话啊,我一定去接你,嘿嘿。”

     ……

     这些长途电话,有的向老师报喜,有的向老师咨询,有的向老师述说,有的问问学校的发展,有的问问老师的健康,时间或长或短,语气中透着真诚和成熟,话筒里感受得到成长和关心。老师们在惊喜和快乐中,也回应了一份牵挂,在牵挂中,被学生成为“宗妈妈”“宗阿姨”的宗美华老师,曾经自己一人到同学家中,和学生沟通工作中的矛盾处理、婚姻中的矛盾处理等。

     他们毕业两年了,到底工作的情况咋样?震灾已经过去四年了,他们的家乡有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他们毕业了,有没有用自己的所学发展自己?有的孩子换了岗位,工作是不是顺心?有的孩子创业,难度大不大?

     有了这份牵挂,学校领导开始考虑:我们是不是组织老师去看看,做些跟踪了解?开展都江堰学生毕业回访,征集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建议,就这样提上日程,确定下方案,在国庆中间,组织老师去都江堰回访。

老师来了!

     为了做好相关回访工作,让同学做好准备,班主任老师提前几天通知了各班班长。很快,都江堰同学都知道——老师要来了,一个个充满惊喜地相互电话询问:是吗?老师要来看我们是真的吗?不会是哄我们开心吧?

     10月2日下午,飞机刚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霍贫钰老师、张保珍老师、宗美华老师、刘长锋老师的手机就“嘀嘀嘀”响个不停,一条条短信飞过来,都是一个问题:老师,现在到了吧?要不要我们去接你?老师们还没有来得及回复,电话铃声响起,一接听,还是迫不及待的询问。老师们一个个答复:放心吧,我们两点钟会准时到酒店的。

    “老师真的来了,真的来看大家了”。同学们相互转告,不由欢呼起来。从四面八方赶到了酒店。有同学因为工作性质需要加班一时走不开,还特意打个电话问:班长,你把老师的电话告诉我,我要和她说说话。班长笑问:“你不是当时最烦老师了吗?咋现在又想起来了?对方笑笑:“那不是当时年龄小不懂事嘛!现在大了,懂事了,理解老师当时的用心了嘛。告诉我吧。老师来了,我要去看看,现在走不开,我要自己先电话告知一声。”

下午两点,老师们来到了开会地点。同学们看到老师,一个个开心的奔过来,走向老师,一声带着微笑的招呼,一个亲切的拥抱,无尽的感情包含其中。

我们忘不了!

     看到同学们和老师围坐在一起,共叙别后的思念,畅谈毕业后的成长,回忆当初在校的欢笑,交谈不断,笑声不断。陆丽敏副校长不忍心打断大家的快乐,等了又等,招呼师生到会议室开会。

     会议一开始,陆校长先代表学校讲话,和同学们一道回忆了社会的关爱——从受灾接来上海,到在校读书期间学校的各项措施,从浦东新区检察院到科教公司,从国盛集团到市教委,从共青团上海市委到上海市政府,各行各业,各级领导的关心;回忆了同学的成长——从学习到生活,从一次演讲到世博服务,从学校竞赛获奖到上海市三好学生,从星光计划奖学金到向社区献爱心,从志愿服务到偷偷义务献血,从技能比赛到毕业回到家乡服务建设,一步步,学会感恩、学会生存。

     金校长向同学们介绍了近年来学校招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对同学提出希望:希望大家知识技能共同成长,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培养高尚人格。并强调:三年相聚,教学相长,师生情伴你一生,三年生活,一段美好的记忆,我们永远忘不了。校长助理倪虹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近两年的专业发展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二轻校的发展。强调:有了你们,我们的事业才做得更好,忘不了同学们对二轻校的真情。

     同学代表邓丽英、芶梦、赵宇分别上台发言,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却也动人泪下。邓丽英同学用哽咽的声音说:“老师,我们怎么也忘不了,500多个日日夜夜,您辛劳的背影和疲惫的面容……请原谅我们曾经的淘气和不懂事!今天我们已经长大,我们为自己曾是二轻校的学生而自豪。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

     为了表达他们无尽的感激,同学们送鲜花给三位班主任老师,送锦旗给学校领导,现场发起捐款,准备为学校三十周年校庆尽自己的一份力。

     班主任霍老师激情振奋,走到台前,代表三位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表示感谢,向同学的成长、懂事表示祝福。向同学们在校期间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回报表示感谢,一再说:我们和你们一样,忘不了这段岁月。

我们带您去吧!

     10月3日,老师们准备家访几名同学。学生邓丽英的叔叔说:上海的老师来看望学生,我们全力支持。家访来回打车不方便,我从公司调配几辆车给邓丽英安排,送老师家访吧。刘盟欣、曾兴立、邓丽英等人主动说:老师,我们有驾照,也知道家访的这几名同学住在哪,我们带您去吧。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家访了几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到场开会的同学。每到一名同学的家门口,同学都早早等在小区门口,迎老师上楼,并主动介绍小区的情况、家里的生活,请老师放心:他们生活的很好。黄小凤同学的母亲卧病在床,看到老师、学校领导到家里来探望,感动得泪流满面。芶丹同学抱住班主任霍老师痛哭流涕,说:老师,您来这里住就好了,我们可以经常在一起!

家访的路上,老师们聊到:能不能到地震遗址去看看,能不能看看都江堰对口援建发展的情况。同学们听到了,又是一句:老师,我们带您去映秀镇,看看那里的震灾遗址,看看那里的纪念馆,看看映秀镇的新建设行不行?

同学们开车送老师们到了映秀镇。老师们在参观中感受到地震带来的损失,也感受到八方援助下都江堰建设、乡村的巨大变化。

     下午,返回到都江堰市区,已经很晚了。几位同学不顾自己的辛苦,在吃过晚饭后,又载着老师去欣赏都江堰的夜景,一路走,一路介绍,要帮助老师们记住都江堰的新发展。

老师要回去了

     10月4日,在大巴停车场,我们的大巴车要启动了,却看到几个同学等在车门口,一个个哭鼻子抹泪,说:老师,要回去了,为啥不能多在这里待几天?陆校长、郑春幸老师、霍贫钰老师下车去劝说抚慰几句,要同学们回去。

     在依依不舍的分别中,车辆启行了。回头看看车外的同学们,一个个对着车子挥手,人影渐小、渐模糊,直到不见。

     车子前行没多久,到了一个路口。一名交警队对大巴车招手示意,司机师傅还以为前面有啥情况呢,停下了车。只见交警走上前来,对着车子问:“老师们要回去了?我在这里向你们敬礼。”原来是我们的学生董洋,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当地一名交警,假日期间要指挥交通,得知老师们要回去,特意和同事换岗到这个路口,看到大巴车经过,就特意上前向老师们问好、敬礼送别。

     到机场的路上,老师们谈起此次都江堰回访,一路感慨:学生们真的成熟了许多。三年的体验,难得的真情,希望五年后再相聚,同学们笑容依旧灿烂。

     附: 7051班学生邓丽英在回访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秋风送爽、桂花飘香,在中秋、国庆佳节之际,母校老师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来到都江堰看望我们。我们倍感幸福和喜悦!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二轻校全体都江堰学生,向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平地惊雷,顷刻间,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无数个家庭痛失家园,千万个孩子顿失校园,失去了学习的环境……

     但是,我们却是如此的幸运,就在我们失学彷徨、濒临绝望的时候,是您——二轻校,就像那慈祥的母亲张开双臂,把我们拥入您温暖的怀抱。永远忘不了这一天,2008年8月29日,我们92名同学和其他都江堰灾区学生一道,怀着忐忑的心情和美好的憧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从此,我们在祖国最大、最发达的城市开始了人生新的起航……

     敬爱的老师,我们怎么也忘不了,500多个日日夜夜里,您辛劳的背影和疲惫的面容。是您用心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重树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是您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的给我们传授文化和专业知识,是您想方设法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您为我们修正并指明人生的前进方向。老师,您的辛勤付出终究换来了我们每个学生的成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正是老师们无私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此时此刻,我代表我们7051班32名同学真诚道一声:霍老师您辛苦了,刘大伯您辛苦了,所有的老师、领导,您们辛苦了!衷心的感谢你们!

     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走向社会,奔向四面八方。但我想说,不管我们人在何方,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深深眷恋我们的老师和母校,我们都会深怀对祖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我们甚至可以完全肯定的说,任凭岁月流逝,在我们内心深处、在我们父母、同事以及未来我们自己孩子们的记忆里,都会永远铭刻和流传着一段美好、温暖、难忘的上海故事。

     敬爱的老师,请原谅我们曾经的淘气和不懂事!今天,我们已经长大,我们为自己曾是二轻校的学生深感自豪。请您放心,我们—定不会辜负母校的培养与教诲,一定会努力工作,刻苦求知,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建设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会成为对国家、企业、社区、家庭和他人有益的人和有贡献的人!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祝母校兴旺发达!

     祝同学们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祝中秋、国庆快乐!

     谢谢大家!

二轻校7051班  邓丽英

2012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