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工作信息一则
2012/11/4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

------我校教师参加继续培训侧记之四

城市科技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新学期伊始,我校延续暑期的第八十七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先后开展了《教育现代化和职业教育改革》、《新时期中职校的德育》、《职业教育科研概论》三场讲座。培训中,各位学员与专家“坐而论道”;工作中,全体教师“起而行之”。

▲▲教育与技术: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9月23日,特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董奇教授作题为《教育现代化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讲座。董教授语言亲切,阐述案例生动,结合多年的职业教育研究,挖掘职教改革的特色,围绕“现代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机整合,为广大教师呈现了一场丰盛的的文化大餐。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技术存在诸多问题,董教授高屋建瓴地从职业教育信息化梗概、现代教育技术鸟瞰、职教课堂变革的要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分层次讲解。针对现代教育技术,要注重“理念先行、网络教学、虚拟现实、资源运用”,充分抓住现代技术为课堂教学教育服务。畅想今后十年、二十年,在全国建成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体系。利用智能化的宽带信息网络,每个人都能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理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伙伴。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教室、课程、考试的概念,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终生化,教育面貌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德育: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10月13日,学校邀请了大众工业学校高康校长为全体教师作《新时期中职校的德育》的报告。高校长从教育的历史沿革出发,探求教育的内涵,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指导,从德育的宏观、微观等多元视角,全面而详细地阐述中职校德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列举世界先进国家的德育特色和亮点。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高校长提炼出教育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堂高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德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借助德育的国际视角,高校长分析了国际教育的共性,即关注人才的品格养成和能力培养是各国教育内涵的共同特征;重视人才成长的传统方式、社会道德教育内容的丰富;突出学生教育的全社会参与和强调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科研: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10月20日,学校邀请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郭苏华教授为全体教师作《职业教育科研概论》的报告。郭教授从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对科研的依赖、职业教育重要的研究课题,系统、全面阐述教育科研。学校与行业、企业关系的变化;招生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市场化形成的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脱节;市场化形成了教育机构竞争的局面,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地促进职业学校要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实施合理的解决方案。

     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要围绕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构建具有“大职业教育”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职业教育”是一个各级职业教育能够贯通,融教育和培训于一体,行业、企业与学校充分联动,具有高度开放和辐射能力的体系,是一个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人才培养条件或个人发展条件的开放、完整的教育系统。最后,郭教授展望了教育科研的美好前景。

     学而有思,知行统一。三位专家的讲座从不同层次、视角凸显中职教育的现代技术、德育、科研方面亟待解决的的核心问题,讲座的知识面丰富、信息量大,为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诸多的案例与思考。相信,学校的培训,将会使教师们在“学而有所思,思而有所知,知而有所行”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