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战三个月,斩获十奖唱凯旋
上船技校 孙亮
据最新消息称,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上,我校派出了由2位老师和23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男子铅球、男子跳高、男子三级跳远、男子100米、男子4×100米、男子400米、男子3000米、男子跳远、男子标枪、女子4×100米、女子铅球、女子1500米、女子跳远、女子三级跳远、女子100米、女子400米、女子跳高等17个项目,共获得一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三个第六名、一个第八名、两个道德风尚奖的较好成绩。成绩的取得是与这几个月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回想起来,一幕幕的场景好像还在昨天。
九月,起航
开学后没有几天,学校组建了以党支部副书记、学生科老师和体育老师组建的初赛选拔赛。在全校26个班级中,采取老师推荐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两进两出”,最终选择了23人组成的学生代表队。这个队伍的组成,为以后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选拔的时候,有的同学就表示,能够再次找回训练场上的激昂,好像生活又有了新的方向。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毛老师在代表队的组成仪式上对这个由学校精英组成的团体寄予了厚望。毛老师说,我们这个队伍是学校目前战斗力最强的队伍,由的同学曾经参加过专业训练,所以学校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以往我们学校参加的运动会上,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但愿今年会带来更大的惊喜。同时,毛老师也让同学们要预计到训练的艰苦性,要注意和别的学校的差距,要戒骄戒躁,不卑不亢,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同学们默默的点头,坚定的目光告诉我们,他们是一群不服输的孩子。他们等待着起航。
十月,冲浪
训练开始了,刚开始,每个人都很认真积极对待自己的项目,虽然没有很多的时间训练,但只要有空大家就都会跑到操场上训练,每天都会训练的很疲惫,但毫无怨言。但训练时也碰到了许多麻烦,比如短距离是对起跑技术和反应能力要求很高,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这是拿名次的基础。有的同学以前根本没穿过钉鞋和踩起跑器,这些都是他们第一次系统的训练。为了克服困难,他们每次都会超额的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经常找各个对手比拼,以提高的更快。比如随着强度的增加,不少同学也出现了身体和心理的疲惫,尤其是在多次训练成绩依然徘徊不前的时候,他们有些灰心丧气了,起航时后的鉴定随着训练的强度被磨得锐气全无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体育老师经常和同学嘘寒问暖,保持朋友似的沟通,学校还让心理老师韦老师开导他们。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每一天都充满汗水、艰辛、疲劳和憧憬。有时候想时间过得快一点,有时候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在运动这个“冲浪场”里,他们体验着战胜浪花,神勇向前的豪迈,也体验着被浪花击倒,在水中挣扎的苦闷……但是,这个队伍23名队员最终等来了11月24日这一天,没有人掉队!
十一月,凯旋
比赛前一天,是最难熬的一天,虽然他们都说不紧张,没有压力。但是事后他们承认其实不紧张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很多同学都是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期盼中有那么一丝恐慌,恐慌中又有那么一丝期盼。
11月24日,在比赛场上,“砰砰”的发令枪不时的响起,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奋斗。在百米初赛中我们的同学拿了个小组第一,但还是很可惜,之后没有进入决赛,不过没关系,因为还有他们伙伴啊。在跳高比赛中,奋战了三个小时的罗琳获得了第二名,拿了一块银牌,还有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林稚荧拿了第三名获得了铜牌。看到他们在跑道上奋力拼搏的那股子劲给其他所有人都带来了动力,还有女子三级跳和跳远中王雅珺获得了第三名和第六名。还有廖銮芝在400米比赛中获得了小组第二,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是她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相信在竞赛路上能够走得更远。在台上听见的呐喊,看着同学们在跑道上拼搏,从中体会到永不言弃,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心声。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体会到了什么是悲喜交加、喜怒哀乐。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甜,只要你认真,诚心的去做,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
23名学生和2名老师组成的团队奋斗了3个月,带回了十个奖,算为上船技校又“凯旋”了一回吧。成绩,只是短暂的,只会成为过去。一个同学在比赛后这样说“我们的日常训练无处不充满着欢声笑语,也许会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发生争吵,但是过会儿就雨过天晴,而且我们的友谊是用什么都无法代替的。与他们在一起训练的日子,他们的鼓励,他们的关心,与他们的打闹,与他们的欢声笑语都会变成我最难忘的回忆。”是的,比赛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友谊才是弥足珍贵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心去体会,人生才会进入一个有一个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