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该罚但不能剥夺受教育权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熊某与家长昨天已与校方及上级教育部门见面,承认了打人的事实并认错。
据了解,熊某曾在去年考入商贸旅游学校,但在新生报到时因打人后转学,进入南湖职校二分校,在校一年间成绩中等,表现一般。不过,熊某父母平时对女儿教育不太重视,遇到问题时父亲会使用暴力教训女儿。
市教委相关部门表示,此次调查清楚后,会对打人者做出严肃处理。“我们要按照中职校的校规、校纪,对打人者有一定的处分,但从法律说,不能剥夺她的受教育权利,也就是说不会把她开除出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派心理老师对熊某进行疏导
针对有网友聚集在学校门口,要求熊某道歉,负责人表示,这已经超出了熊某的心理承受压力,也不符合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学校方面已派出心理老师对熊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正确对待网络声讨、媒体压力和批评,从主观上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有深刻认识和反省,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悔改表现。
同时,学校还要利用这一活生生的事件,教育广大学生自尊自爱,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遇到突发事件要学会自我保护,不能用暴力手段侵害他人。
记者从侧面也了解到,熊某父母对她的家庭教育有些疏忽,她父亲做小贸易生意,常年在外,妈妈也曾去外地做生意,有三、四年时间不在上海,把熊某托付给自己的小姐妹。事发后,熊某父母也认为对孩子关心不够,缺乏有效管教,不了解女儿的内心想法。
家长:职校与社区、派出所联动
“看了熊某打人的视频,作为职校学生家长,我们既害怕又担心,害怕自己孩子受伤害,也担心孩子不学好,伤害别人。”邓女士的儿子也在一所职校读书,每天放学回家,她都要对儿子做“例行检查”,搜查衣服口袋,看看有没有烟丝、打火机,闻一闻儿子的手看看有没有烟味。“我是怕他染上恶习,所以管得特别紧。”
邓女士说,孩子刚入学不久,由于“不听话”被同学狠狠“教训”了一顿,当时她跑到学校去“理论”。自打这事发生后,邓女士也加紧了对儿子的管教。“在职校里的这群孩子,可能有一部分处在犯罪边缘,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多沟通,一起拉他们一把,千万不要放弃他们。”邓女士建议,职校与周边社区、派出所实行联动,给学生一些威慑力,建议请民警为学生上上法制课,用活生生的案例触动他们。
专家:德育教育针对性也很重要
“现如今,逐年增多的校外暴力事件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关注。”某区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老师表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学校一家的任务,还有关注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对中职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管教,不是光靠学校简单的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就有效果的,还要靠家庭以及心理干预等多种方式来共同参与。
他建议,对于这些“90后”,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游戏、flash视频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对孩子开展教育,让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教育的针对性也很重要。”这位老师分析说,例如针对一位个性暴躁,甚至带有偏执心理的学生,不能用简单的教育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要分析他的家庭背景,关注他的异常表现,从而打开孩子的心结。(钱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