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正为师,以爱育德
——我校新教师徐笑含参加2012年松江区学科带教活动侧记四
城市科技 徐笑含
2012年9月,很荣幸,我成为了城市科技学校的一名心理老师。第一次正式走上三尺讲台,我很激动,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正在我对学生角色转换到教师角色感到迷茫之时,我有了本校刘丹红老师和王平老师的倾力相助和悉心指导,犹如雪中送炭般温暖,让我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更想不到,区里指派了两名松江二中的优秀老师来担任我的区级指导老师,让我觉得很是开心和温暖。他们分别是心理老师杨珊老师和数学老师李雪峰老师。杨珊老师是我的教学指导老师,李雪峰老师是教育指导老师。
别开生面的“拜师会”
2012年9月的一个周五,松江二中,在校长的主持下,所有二中的带教老师和新教师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所有的导师都来自松江二中,且都是最优秀的骨干教师;而所有的新教师都是其他学校的。这展现了松江二中这所百年老校的磅礴大气。
第一次,我见到了杨珊老师和李雪峰老师。在庄重的签写结对协议之后,我和两位老师商定了带教时间和方式。约定了每周二下午和每周五下午是我的固定带教时间。
心理导师杨老师
和杨珊老师的接触很多,每周二下午的听课,让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周二下午第一节课是高一(12)班的心理课,我一直随班学习。这是一个尖子班,在课堂中同学们确实呈现出很多智慧的闪光点。杨老师教风明快,课程流程紧凑,听课过程很是享受。课后,杨老师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帮我梳理课程结构,讨论和分享课堂的每个小环节。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职校和普教之分,因此杨老师的很多活动,我直接用模仿的形式稍作转换地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听课和模仿这条捷径,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心理游戏、活动和组织课堂的方式。不仅仅如此,知晓我也是第一次带社团活动之后,杨老师也是倾其所有,将她所知道的心理活动都传授给我,也常常拷给我很多有用的教学资料。
杨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城市科技学校听我上课(而且每次都比约定时间早到),并提出很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常常让我豁然开朗。记得有一次是个下雨天,杨老师依旧按照约定来指导我上课,望着她骑着自行车穿着雨衣离开的背影,我觉得很是感动。杨老师到学校后还发来短信询问我社团课准备的如何,是否需要帮助,她愿意给我提供资料和素材。
在和杨老师的交流和互动中,我也慢慢认识到,心理老师是个特殊的岗位,不仅拥有传统“师”者的角色,更要当好一名倾听者、学生的心灵港湾、学生的积极心理向导。
干练幽默李老师
和李雪峰老师的接触,由于我个人原因和自己学校这边事务冲突,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李老师干练的作风和幽默的上课方式,让我觉得做好一名班主任,不仅仅需要爱、技巧,还需要个人魅力。从学生看李老师的目光中,我读到了尊重、拥护和崇拜;也从李老师的眼中读到了对学生深深的关爱。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我对未来的班主任生活充满了期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真的很高兴,在我踏上工作岗位之初,就遇上了如此多位优秀的、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他们是我工作上的老师,更是我人生前进的导师。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工作岗位上,用爱践行和诠释着“师”这个字的真正内涵。他们像一本本书,让我有着强烈的交流愿望;但我只能感叹我拥有的时间太少,来不及细细品读每一位老师。在他们的带领下,我认真审视教师这个角色,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关爱。我一丝也不敢怠慢,认真的去上每一节课,在课堂中感受着教师这一角色的内涵和真谛。
当教师的路上,有导师们真好。让我看到了前行的方向,更让我看到了前行的动力和希望。
徐笑含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