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商会校:校企工作信息一则
2012/12/7
教师取经访一线  校企合作话发展

——商业会计学校商金教学部到上海思原物流有限公司访学记

     2012年12月4日下午,迎着冬日的暖阳,在副校长何民乐老师和商金教学部主任汪正干老师的带领下,商金教学部的7位专业课教师前往上海思原物流有限公司考察、学习。一行人受到思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正新先生的热情接待。

     上海思原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该公司立足于上海港口物流市场,吸收百家货代企业,设立浦东浦西仓储基地,专职集装箱拼箱业务,是一家集集装箱仓储、装拆、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公司。

山不过来,我过去!

     在顾总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思原公司的仓库、配载中心和办公中心,现场学习了集装箱打包袋的配载,挥发性商品(薄荷油)的现场包装等工序。通过现场考察,老师们发现专业发展领域的新鲜事物并反思自身知识的不足。

     物流专业带头人施小蓉老师认真笔记、拍摄,她表示今天的参观为专业课学习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凤芹老师就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积极向公司的专业人员咨询;在公司的单证操作现场,我校《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精品课程主持人范莉老师向公司的制单员详细询问了单证制作中的具体问题;报关专业的艾萍老师和物流专业的鲍建宁老师尽可能收集空白的单据作为教学的最新资料,童莉莉老师和常文欣老师不仅关注专业方面的问题,他们还就职业道德与素养等问题与公司管理人员进行探讨,以期将企业文化的具体要求融入到学生德育和班级管理中。

     传统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掌握更多的知识才得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天的访学让我们深切体会到,面对各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革,专业教师的知识应当如一条涓涓小溪,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和吸收各种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的水变成“活水”。

     专业知识源自实践而又应当高于实践,一方面我们致力于教学法改革,依据中职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即思考“怎么教”,另一方面,我们又应当不断深入一线,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和方向,保证教授内容的先进性,即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今日的考察学习不仅让各位老师开拓了眼界,更主要的是发现了自身不足,反思专业教育的方向。

强强联手,共创双赢

     顾总与我校领导、教师就专业建设、今后合作等具体事宜展开讨论。

首先,顾总接受我校《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精品课程项目组的邀请,担任该课程行业专家一职,对于该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顾总表示会认真对待,尽自己可能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帮助。“既然要做,我们就认真做,不要为了形式而做,我也希望实实在在为教育做一些事情”顾总务实而又诚恳的态度让各位老师领略到一位民营企业家对于教育事业的一份真诚的回馈。

     顾总对于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等培养模式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双方就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达成意向性统一意见。“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合作,不为利做事,教育的事要从长远角度来看”,顾总表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不是业务量而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企业欢迎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就业,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专业课老师到企业传经送宝,为企业人员提供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

     另外,鉴于国际商务、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等特点,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滞后等现实问题,我校也积极听取企业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何校长邀请顾总担任我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和特聘专家。

     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其最终目的用顾总的话讲“为了孩子们真能学到东西,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我们怀抱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期待校企合作走出一条更新、更宽的道路,为学校发展、为企业发展、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