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聆教诲 努力自成长
——我校新教师段亮晶参加2012年松江区语文学科带教活动侧记一
2012年8月,我有幸加入松江区教育系统,成为松江区城市科技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初为人师,心里忐忑而兴奋。为了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松江区教育局给每位新老师分配了教学指导老师和教育指导老师,我的教学指导老师是松江二中优秀语文老师李潇老师,教育指导老师是松江二中有丰富班主任经验的殷莉莉老师。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两位老师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教导。因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负责教学指导的李潇老师对我教学工作指导尤其多。
其人其诗 清风拂面
初闻李潇老师之名,是听中文系的同学说起。她说她高中的语文老师,写得一手好诗,教得一方好书。作为初入中文系、对诗歌尚心怀梦想的我来说,这个老师让我十分向往。
初见李潇老师,是在松江区青年教师拜师大会上。李老师人如其名,从容潇洒。第一次见面由于时间紧促,我又是初入教师系统,在拜师会时心里尚有几分胆怯,面对二位师傅,不知道如何开口,李潇老师亲切友好地过来交谈,询问我以前读书的经历,并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态度非常随和,让我的紧张之情得以缓解。
李潇老师曾赠我一本诗集,《幸福如尘》,一个很温馨很朴素的书名,里面记载了李潇老师点点滴滴的幸福,字里行间处处可见这位温和而不乏严肃的优秀教师几十载的生活感悟。“所感受到的这些幸福尽是一些微笑如尘、稍纵即逝的,能够像尘埃一样会落定的……我把它们一一捕捉,放到我幸福的篮子里。”他在后记里如是说。
李潇老师笔下的文字干净而温暖,人间烟火的细腻捕捉和诗歌本身的剔透玲珑那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文如其人,似清风扑面,质朴而真诚。李潇老师从1995年开始,一直执教在高中语文的第一线,“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是他质朴而真实的目标。“站起身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这是李潇老师对幸福生活真谛的理解与珍惜。
一个写着温暖文字的温暖人,用诗歌记录生活,把平凡日子经营得诗情画意。
其课其生 活泼深刻
李潇老师的课堂,永远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句话,在他的课堂里,早已经深深融入进去了。在李潇老师的语文课上,每篇课文都有学生“畅所欲言”的地方,他热切地鼓励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让思维中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更璀璨的光亮,让思考在交流中进一步走向深刻,让表达在讨论中走向自如和从容。
在他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学生对《蒹葭》伊人各抒己见,有的生动,“我认为‘伊人’是一位衣袂飘飘的佳人,‘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她的风采神韵让抒情主人公企慕不已”;有的睿智,“我认为这首诗歌更像一个老者在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我觉得在水一方的‘伊人’是抒情主人公年轻时候的自己,我们总对逝去的时光无限企慕,而逝去的时光又是不可再得的,因此抒情主人公心绪怅惘”;有的广博,“我认为这首诗是君主求贤臣的,因为《诗经·秦风》中的作品大抵都是激昂的,甚至很多是和战争相关的,这应该和当时积极向上的秦国风气有关,全国上下一心,那么这篇作品应该也和这大背景不可分离,应该是君主求贤臣,希望得到贤人辅佐,让国家更加强大”……从同学的侃侃而谈里,可以看出他们早在李潇老师的教育下,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他们珍惜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并在交流中完善、深化自己的体会,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李老师的每节课,都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在他的课堂上畅所欲言,这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他精心的思考设计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时时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观点?教师该如何把握知识要点与学生自由解读之间的平衡?李潇老师在课堂上的展示,处处以身示范着坐在教室听课的我如何来解决以上问题。
其言其教 一语中的
刚开始执教时,我感觉自己上课时有点抓不住重点,总认为这个很重要,那个很重要,最后总觉得一堂课很多东西讲不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想起那句“有本事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没本事的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心里一时挫败得无以复加。在去二中听课时,我特意去早了一会儿,在李老师上课之前,把这段时间心里的挫败和教学的感受都说给他听,希望能给我指条明路。李老师认真的听了我的倾诉,先是安慰我:“没事的,这是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你觉得内容多,说明你很认真备课,你为此苦恼,说明你对待工作很负责。你先要放宽心,不要给自己太多心理压力。”我听到老师不仅这几句鼓励,心里像个小学生受到表扬一样高兴。然后,李老师接着告诉我:“你现在试着每堂课只设计一个中心,一节课只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让学生有所收获,就是成功的课堂。在备课时,重点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进行情感的自我建构。”接着,李老师教我怎样具体完成这个教学设计,比如要放弃教参,教师首先完全不受其他因素干扰、自主品读文本,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设计教学过程,切忌受教参、资料先入为主的影响等等。李老师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可不是吗?大道至简!带着李老师的指导,我开始领悟到,语文学科是包罗万象的,一篇课文往往涉及诸多方面,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取舍内容,这就是一位语文老师需要努力增强的“内家功夫”,努力去悟“大道至简”里的“道”。
学校的课堂教育可称之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所以这“一瓢”,更需要费尽心思进行仔细斟酌。在教学的碧海蓝天里,年轻的我需要更努力学习,认真捡取师长们耕耘讲台几十载智慧的贝壳,结合自己的领悟理解,扬帆起航,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