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上船技校:改变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
2015/7/2

改变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


上船技校 曲红珊


形式与内容


当问及“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时,大多数人在思量之余可能会回答:“内容”。然而,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当年的“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十分火爆,首播之初创“收视率”之最。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式”若不改变,很难长时间吸引众人的眼球。为什么呢?“形式”有致命的特点:不持久性。教学也一样,特别是德育课,传统的“形式”,很难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寻求形式改变


在中职德育课中,有“增强团队意识”这一知识点,按传统的“形式”,老师讲,同学们听听就过去了,很难真正的记在心中。可是,如果改变教学“形式”,走出教室。做“毛毛虫寻宝”这个游戏:7人组成一条“毛毛虫”,前面6人带眼罩,每人把双手达到前面同伴的肩上(第一人除外),最后一人可以看见宝物(同伴间不许说话),他通过动作,经过5人的传导,最前面的人接受指令,带领大家“寻宝”。大家都知道,这游戏的成功,需要大家互相协作,相互信任,才能最后完成任务。这样,同学们亲身体验:从开始带上的眼罩,失去光明的恐惧,到慢慢平静,最后享受这一系列内心变化的过程,从过程中逐渐形成团队凝聚力。这真是“小小游戏,大大收获”。


快乐中体会知识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同样,课堂教学也需要“包装”。“同学们为什么愿意参加夏令营?”“夏令营不累吗?累!那是什么原因呢?快乐!”通过改变“授课形式”,让同学们在快乐地课堂中,享受知识给人带来的愉悦,从而打造高效地课堂。


一直以来,为探求德育工作的新成效,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的授课老师通过交流培训、教学回访、深入学生群体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