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记我校教师参加中职信息化素养培训班
上船技校 朱正权
2015年度上海市《中职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班于5月19日在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式开班,自5月19日至7月4日期间共进行了10天的培训,我校罗洪斌、奚枫莉、王振华三位老师一同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项目主要有微课程及MOOC(慕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相关问题的探讨等十多项教学内容。
微课程及MOOC(慕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蔡跃教授在讲到这个部分的时候首先向参与培训的各位老师讲述了微课程及MOOC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说到如今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种“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风起云涌,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流行起来。“微”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创建了这个时代学生的“注意力”模式;微时代还具有生活节奏快,快餐式消费、学习,接收资讯习惯趋于碎片化、泛在化。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程及MOOC以其“短、小、精”的特征,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之后他还分别介绍了微课程和MOOC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职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让在座各位老师全面了解了微课程及MOOC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意义。最后蔡跃教授还鼓励和引导老师参与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课程设计,他希望在座各位老师把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以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课程建设为推手,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历程来看,微课程及MOOC运动将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将是微课程及MOOC的主战场,各中职学校对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这使得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专家在谈论这个部分的内容时说到,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方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改革培养模式,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模式;(2)改革教学模式,项目、案例、场景、模拟、岗位教学模式;(3)改革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机制、职教集团;(4)创新教学内容,培养与需求对接、产业与课程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开发新技术、新职业、新工艺、新方法校本教材;(5)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标准,引入有第三方参与的学校、专业、学生评价。这五个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方案给参与此次培训的中职校老师很大的启发,同时也为各中职校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当然,每个学校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学校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之道,创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共同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