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不是神话3D打印帮你实现
商会校
在电脑上通过3d-MAX等软件设计绘图、3D建模,再利用特殊的“大箱子”进行打印,一段时间以后,一个栩栩如生的“大白”竟奇迹般地逐渐出现在玻璃板上。5月15日,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部分师生见证了这一现实版“神笔马良”的诞生。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实训中心吴健鸣主任和钱亮于副主任的倡议下,学校出资购买了2台3D打印机,用于丰富同学们的二课堂学习,并成立由陈文渊老师牵头的3D打印兴趣小组。该小组由同学们自愿报名参加,利用每周二和周五下午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实践。
同学们来到3D打印室以后,发现在桌子上放着两个带着“长鼻子”的大箱子,这就是传说中的3D打印机了。只见钱老师在电脑上用3D-max软件绘制一个笔筒的模型,然后输出成一个的格式文件,拷贝到SD卡中,再将其插入到3D打印机的插槽中;接着,将打印的材料—-根长长的塑料线插入到“长鼻子”里,拨动打印机前方的旋转按钮,预热、加温、打印,随后,打印的喷头将高温融化的材料一层层喷在玻璃板上,一段时间后,立体的笔筒模型就跃然于板上了。
看着神奇的3D打印技术,同学们无不发出惊叹的声音,感叹技术的魅力。陈文渊老师表示以3D打印机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希望同学们以3D打印兴趣小组为契机,学好3D-max软件和3D打印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为将来迎接新技术的浪潮做好铺垫。